【中國幕墻網 06月03日消息 】作為
建材領域的一個分支,
玻璃行業受到國家監管部
門的多次點名批評,
平板玻璃產能過剩壓力尤為突出。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結合國家政策,在不增受限
生產線的條件下,達到行業可持續發展,是目前
玻璃企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大力發展節能、
新能源玻璃成為諸多企業的制勝法寶。
國家監管部門要求制定有關推進企業集團兼并重組的鼓勵政策,在項目核準、土地審批、信貸投放、稅收減免等方面支持優勢企業,鼓勵企業少建新線、多兼并重組,通過并購和技術改造做大做強,爭取在未來3年內前10位的大
平板玻璃生產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70%以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節能減排壓力下,國內玻璃領軍企業紛紛發力新能源玻璃產品,不僅符合了國家政策,同時還拓展了企業發展新機遇。
并購重組利于發展
自去年以來,在節能減排和發展
低碳經濟的背景下,政府監管部門多次召開專門會議,部署解決產業過剩的措施。包括風電
設備、
多晶硅以及平板玻璃產業受到點名批評。
上月初,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4個部委再次出臺引導產業發展的相關意見。
意見指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等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十分突出,應盡快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把有限的要素資源引導和配置到優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長點上來,大力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
在平板玻璃行業,對現有在建項目和未開工項目進行認真清理,對所有擬建的玻璃項目,各地方一律不得備案。各省 (區、市)要制定3年內徹底淘汰“平拉法” (含格法)落后平板玻璃產能時間表。
去年,國家各個部委更是對行業發展提出發展良策,推進企業集團兼并重組,通過并購和技術改造做大做強企業,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建材行業產能過剩很明顯,業內企業重組迫在眉睫。
去年,弘毅投資與秦皇島市政府就弘毅投資中國耀華玻璃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耀華集團)簽署了
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弘毅投資將聯合共同投資人向耀華集團和秦皇島北方玻璃集團有限公司增資1億美元,以參與耀華集團的改制,并推動二者的重組。
對于已經處于供過于求的國內玻璃市場而言,耀華集團重組的定案似乎只是玻璃行業整合重組大潮的一朵浪花而已。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產能過剩導致企業無法再通過擴大生產來解決問題,只有通過收購的方式將行業引領到一個寡頭競爭的格局,才會利于行業發展。
新能源玻璃將是發展方向
節能減排、低碳經濟已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更是未來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在淘汰落后產能的推動下,玻璃行業重組潮可期。可以預見的是,在玻璃行業無論以什么方式整合,
太陽能等新能源將是玻璃行業的一個方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內玻璃行業領軍企業早已開始在新能源領域發力,開發新的節能產品。記者從金晶集團獲悉,近日,金晶 (集團)有限公司的
超白玻璃生產線成功生產出單片面積49。5平方米的超大板面玻璃,創造了目前
浮法玻璃單片面積的世界之最。
金晶集團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金晶(集團)有限公司近幾年在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通過不斷開發新能源產品,延伸產業鏈,奧運場館、
世博會中國館等許多
標志性建筑都是采用金晶的產品。
而國內玻璃企業的另一領軍企業,信義集團近些年同樣在太陽能新能源領域發力。隨著太陽能產業日益成為未來全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信義集團超白
光伏玻璃進軍太陽能新能源產業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信義集團辦公室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低碳背景下,信義玻璃緊緊追趕低碳經濟的發展步伐,在日前推出了
節能環保 AR光伏玻璃,這是信義集團旗下超白光伏玻璃 (東莞)有限公司,在太陽能組件產品上一次新的開拓,也將極大地推動節能環保概念的普及推廣。AR光伏玻璃作為信義光伏玻璃的新興節能環保產品,廣泛地應用于
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熱水器等組件領域。
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中國太陽能產業以 “爆炸式”的速度增長,帶動了超白玻璃需求的迅猛增長。
信息產業、
光伏產業等新興朝陽產業的發展為
新型玻璃拓展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業內人士建議,玻璃行業要抓住機遇更好地為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基礎材料支撐。同時,國內企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也面臨著開展前瞻性技術創新、研發新產品、實現產業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等挑戰。 【完】
與【新能源 】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新能源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