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07月07日消息 】上海玻璃博物館位于上海市長江西路685號,屬于上海輕工玻璃有限公司規劃籌建的占地近五萬平方的“上海玻璃科學與藝術園區”的先期部分。
在中國日用玻璃 協會的大力支持和清華大學王建中教授
玻璃藝術 工作室等單位的關心指導下,在德國、美國等有關專家具體協助下,經過近一年多的精心策劃和準備,確認上海玻璃博物館 的館展理念是以“玻璃:一種科學與藝術的語言”為主題的基本展示,通過玻璃材料科學、
玻璃技術發展史、玻璃科技前沿探索、玻璃藝術史等多重視角的觀察,將玻璃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呈現于公眾之間,使參觀者感受到五千年以來玻璃歷史和文化的輝煌和燦爛,同時對玻璃這一深入生活的普遍性材料有更為系統的科學認識和高層次的藝術欣賞。
上海玻璃博物館將通過多媒體、互動裝置、實物展品、模型、圖片等多種展示手段,展示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玻璃,讓人耳目一新,使公眾更加了解晶瑩剔透的玻璃世界和科學內涵。
上海玻璃博物館共有15個展項,分四個單元區。
第一單元:什么是玻璃——從玻璃的定義、結構、形成及特性等層面,為參觀者奠定科學認識玻璃的信息基礎,并通過自主互動式展項的體驗,使參觀者獲得關于玻璃本質和屬性的切身認識。
第二單元:技術和工藝的發展——在玻璃發現之后的漫長歲月里,玻璃的生產技術和加工工藝得到了不斷發展。玻璃博物館以時間軸為主軸線貫穿整個展現,通過玻璃發展技術
節點與人類發展大事記相呼應,分別介紹中西方玻璃的技術發展史并著重介紹上海的玻璃技術發展及其成果,使參觀者對玻璃科學技術發展進程有清晰的理解。同時,在這一單元,參觀者可在專業人員的演示與引導下觀摩體驗熱玻璃的燈工工藝、吹制技術、車刻工藝,參與玻璃工藝品的制作,從中認知玻璃的基本特性。
第三單元:從日常生活到科技前沿——時至今日,人類對玻璃的認識和運用早已告別了原始階段的單一化局面,玻璃不僅僅以傳統刻板的形式出現在容器包裝和
建筑材料上,現代科技的介入,為玻璃這一古老的材料延展出了廣闊的新天地。在這一單元,上海玻璃博物為參觀者精心打造了玲瓏剔透的“玻璃屋”和“城市墻”,全面展示了琳瑯滿目的生活用品玻璃和高科技玻璃,以及玻璃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使參觀者更加了解晶瑩剔透的玻璃世界和科學內涵,啟發參觀者對玻璃未來發展的思考。在這一整個單元(展項)涵蓋了日用玻璃,
建筑玻璃 ,車用玻璃 ,
光學玻璃,光導
纖維,
生物玻璃,
微晶玻璃,
光電玻璃,
玻璃微珠,
泡沫玻璃,等各種性能的高科技玻璃。
第四單元: 藝術創造力的證明 在跨文化的觀察與比較中,玻璃超越了純粹的材料屬性,藝術觀念的融入促成了玻璃身份的逐步改變。在這一單元,展覽以藝術發展脈絡為基礎,講述了玻璃在世界不同文化區域、文化歷史、文化現象中的表現,為參觀者展示了玻璃藝術的沿革變遷與時代發展。
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籌建得到了上海市科委及所在地寶山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在申報 “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稱號。上海玻璃博物館希望為廣大中小學生及大學的學生提供一個生動直觀的學習“第二課堂”,使學校教育與博物館教育有一個便捷的結合點,以有助于中學及大學生的學生知識結構塑造和實踐探索。同時,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與政府部
門之間的合作,為學校教育提供一個“走入校園的博物館”,以開放自由的形式融入學校教育中,實現博物館與課堂的真正互動。
上海玻璃博物館是由德國coordination協調建筑及空間設計公司承擔陳列展示的概念設計,上海美術設計公司負責
建筑裝飾施工設計。目前處于緊張的建筑結構改建及布展實施過程中。
作為上海輕工玻璃有限公司整體規劃的“上海玻璃科學與藝術園區”,是以玻璃科學為主題,融科普教育、學術展示、學科研究與信息交流、及藝術展示等功能于一體,旨在為上海以至中國的
玻璃行業與國際同行之間的文化推廣與產業合作營造一個視野博大的平臺。這一規劃將總體布局、分期定位、分步實施。【完】
與【玻璃博物館】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玻璃博物館”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