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在唐山參加城市
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應用研討會。唐山作為中國當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示范城市,也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的第一批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示范城市,在積極響應國家推進新興能源產業發展戰略上起到了全國表率作用。今年的兩會,人大和全國政協會,總理的工作報告確定了把
新能源產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太陽能光電建筑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個大背景下,為普及太陽能光電建筑知識,協助唐山市開發利用好太陽能能源,由唐山市建設局等四部
門和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光電
建筑構件應用委員會共同舉辦了這次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德國、香港的專家以及企業家,為大家講課。可以說,在座的來自唐山市建設局、科技局、發改委的人員是唐山市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唐山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職責,因此,希望研討會能夠讓大家有所收獲。對于
太陽能建筑應用,我簡單講三點。
一、太陽能建筑應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1、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抉擇
大家知道,前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此,中國政府采取了增加投資、擴大內需、推進出口,以及制定出臺寬松的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我們國家順利度過了難關,實現了國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今年溫總理說過,2009年是中國最為艱巨的一年,2010年將是最為復雜的一年,中國面臨著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巨大壓力。從全球來看,面對世界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都紛紛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加大對新興技術和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的布局,力爭通過發展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全球新一輪的經濟增長的制高點。
可再生能源產業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的重要內容,是經濟復蘇的重中之重。2009年在中國政府四萬億投資的拉動下,中國GDP實現8%的增長,而2010年要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靠什么?要靠經濟發展的同時,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什么?就要通過科技創新,把可再生能源作為一個重要產業。中國幅員遼闊,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比較豐富,產業發展的潛力巨大,要抓住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用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用生態安全的綠色產品拉動內需,用循環經濟的總體思路構筑區域的經濟結構,用環保的行為構建我們新的生活方式,實現中國經濟順利轉型升級。
2、
低碳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今天又進入到新的文明時代,也就是低碳文明。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方式。其實質是能源的高效利用,開發清潔能源,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的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隨著我們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展,能源使用所造成的人類環境問題正逐步被人們所認識,不僅是廢水、空氣廢棄物,廢氣排放帶來的危害,更嚴重的是大氣中二
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將會導致全球氣候發生災難性的變化。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應對地球的氣候變化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環顧當今世界,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已經刻不容緩。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正在成為新一輪國際經濟的增長點和競爭焦點。
從國際上看,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由科學的共識轉變為實際行動,全球經濟向低碳轉型的大趨勢逐漸明顯。英國2003年就發布了白皮書,提出我們能源的未來就是低碳經濟,2009年7月發布了低碳轉型計劃,確定到2020年40%的電力來自于低碳領域,包括31%來自風能,潮汐能,8%來自核能,投資達到1000億英鎊。日本1979年頒布節能法,2008年提出能源與環境技術將引領全球,要把日本打造成為世界第一個低碳社會,2009年8月發布了建設低碳社會研究開發建設計劃。美國的眾議院2009年通過了經濟能源與安全法案,設置了美國排放的限制,預計到2020年削減17%,到2050年削減83%,同時奧巴馬政府推出了近8000億美元的綠色經濟的復興計劃,優先發展清潔能源。
對中國來說,發展低碳經濟是中國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綠色發展、低代價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發展低碳經濟,既要促進節能減排,又要推進生態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太陽能建筑應用是低碳經濟發展方向之一,是與中國正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相一致的,是與國家的宏觀政策相吻合的。所以大家也認識到,這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