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11月的淄博,冬意漸濃。
淄博,一座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齊國故都,曾創造了燦爛的齊文化,如今已成為一座經濟發達的現代化工業城市。11月9日,淄博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參加第四屆東盟與中日韓(10+3)媒體研討會的媒體代表來到這兒,親身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10時許,遲到的陽光驅散了籠罩在淄博上空的霧氣,媒體代表們乘坐的車輛駛到了位于淄博市中心的中國陶瓷館。剛一走進展覽大廳,眾多精美的陶瓷制品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擁有4000多平方米展覽面積的陶瓷館是目前國內展示面積最大、展品品種最齊全、展示水平最高的現代化陶瓷博物館之一。館內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來,淄博出土、生產和收藏的各類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淄博悠久的文化在這里集中體現。
悠久的歷史和精美的瓷器,令參觀者不時停下腳步,拍照、攝像,仔細研究。薄如蟬翼的龍山文化蛋殼陶、精美的青釉蓮花尊、古樸典雅的宋代雨點釉……一件件稀世珍品,讓媒體代表們不斷感嘆“very impressive(印象非常深刻)!”。
“以前真的不知道淄博竟然有這么悠久的歷史,從這個陶瓷館里,看到從遠古時代一直到現代這么多精美的陶瓷制品,真正感受到了淄博歷史文化的燦爛!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總編鄭丁賢覺得“真是不虛此行!
在很多媒體代表為淄博的豐厚文化歷史底蘊而沉醉時,工作人員引領著參觀者來到了現代陶瓷展區。繼承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淄博陶瓷,在現代有了更加長足的發展:豐富而實用的日用陶瓷、現代與古典完美融合的藝術陶瓷以及應用于中國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高科技陶瓷,就是神舟飛船上也有淄博陶瓷的身影。
11時30分,媒體代表們戀戀不舍走出中國陶瓷館展覽廳!叭绻袃商焐踔粮嗟臅r間,好好參觀研究,那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鄭丁賢這樣說。
如果說,中國陶瓷館內展示的是淄博的陶瓷文明,那么下午看到的就是山東工業化進程帶給城市的巨大進步。
玻璃行業雖然是一個傳統產業,但是金晶集團憑借不斷的技術創新,生產出
超白玻璃、
浮法玻璃、
節能玻璃,并將淄博生產的玻璃用到北京鳥巢、水立方,用到迪拜世界第一高樓……扛起了世界玻璃行業第一梯隊的大旗。
“真是難以置信!”看著這些玻璃,柬埔寨《和平島報》的謝·伽魯達不停重復著用這句話強調自己的感受,“一塊玻璃竟孕育出如此大的產業,生產出如此種類繁多的產品,節能
保溫的、防噪音的、減反射的、彩色的……等等!
金晶集團的發展引起了媒體代表們的極大興趣。在參觀現場,新加坡亞洲新聞臺的記者陳玉櫻向集團負責人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從企業發展模式、市場競爭、產品出口、應對金融危機問到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她剛問完,泰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記者昂加南·阿瑪提亞庫接著提問,他也想要探求到金晶集團把玻璃這一行業做到如此高水平的“秘密”。
在隨后參觀的新華醫療器械集團,媒體代表們了解到,集團每年用銷售收入的7%搞研發,并在海外市場中不斷“攻城略地”,向世界知名醫療器械生產商“叫板”。代表們用“想不到山東能有這樣的好企業”來評價。
短短一天的采訪很快結束了,但是以淄博為代表的山東工業化發展模式給媒體記者們的震撼卻遠超想象。
《越南法律論壇》總編輯阮明坦陳淄博之行是一次“驚喜之旅”。“來山東之前,我聽過很多傳言。來到淄博,我真想不到中國不僅保持了傳統,還有這么多的綠樹,有這樣現代化的企業,能生產出這樣高科技的產品,工人的工作生活條件這樣好!比蠲髻潎@:“同樣是發展,山東做到了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這值得很多發展中國家學習借鑒!薄就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