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花崗巖石材要求表面防水處理,背面加貼玻璃布,并宜采用背部連接(圖56~圖59)。

四、新的幕墻系統
1.索網點支玻璃幕墻
索網結構通常是雙向布置張拉鋼索。當跨度不超過15米時,幕墻也可以沿豎向單向布索,采光頂可以沿短向布索。索網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結構系統,其設計涉及大撓度下的非線性(詞條“非線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結構分析,而且要考慮溫度和初拉力的影響;其施工則要考慮預拉力的合理張拉分級和順序,復雜程度較高。國內最早的拉索幕墻是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圖60)。目前最大的單張索網是北京新保利大廈,90米X70米,三棱面(圖61、圖62)。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采用了兩張54米高的馬鞍形索網(圖63),張拉在高度為78米的鋼骨混凝土“船帆”上。馬鞍形索網還用于采光頂屋面(圖64)。

最近,超大規模的索網在大型公共建筑廣泛使用,其規模和技術難度在世界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圖65為鄂爾多斯賽馬場的超大單向索幕墻,高度達90米。昆明新機場索網幕墻面積達20000平方米,更困難的是鋼索都必須從彎曲的鋼“飄帶”的中間穿過(圖66)。京深港高鐵深圳北站的索網幕墻總面積也超過了20000平方米,為此還進行了整片實大幕墻的施工模擬試驗(圖67)。
北京是抗震8 度設防地區,國家網管中心和土城移動電話局都在兩座獨立的建筑之間布置索網,地震時兩座建筑的相對位移將會拉斷鋼索,為此開發、安裝了世界首個水平索端部彈簧保險裝置(圖68)。

2.雙層通風幕墻
雙層通風幕墻由外幕墻、內幕墻或門窗以及它們之間的熱通道(詞條“熱通道”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構成。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在熱通道形成穩定的氣流,改善室內環境,有時還可以降低取暖和空調的能耗。我國最早的雙層通風幕墻是北京會計師培訓中心(圖69)。此后各地陸續建造了許多工程,同時也在探索這項新技術的合理應用途徑(圖69~圖74)。


五、光伏幕墻和光伏屋面
現在新的理念是:幕墻不僅要節能,而且要產能。這就是所謂“能量平方”的概念。光伏幕墻利用光伏電池將太陽的光能轉變為電能,這是一種清潔能源,特別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后,我國發展光伏能源的勢頭更猛。

六、幕墻技術的研究工作
1.幕墻設計方法的研究
玻璃面板的設計方法
近 年來,對玻璃面板的受力性能作了許多工作,主要是點支承面板支承點周邊應力(詞條“應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分布的研究、玻璃板大撓度狀態下的性能和設計中對幾何非線性的考慮方法等。
夾層玻璃的設計方法引起很大的關注,常規設計方法是不考慮中間層的作用,將夾層玻璃按兩片玻璃疊加計算。由于離子性中間膜SGP的應用,中間層對整體受力的貢獻已經不能忽略,考慮中間層作用的設計方法已經進行了許多工作,并將在規范修訂時予以考慮。
支承結構設計方法的研究
索網體系的結構設計計算是研究的重點方向。柔索的工作特點是大撓度、幾何非線性。而且除了常規的重力荷載、風荷載以及地震作用外,索網還要考慮預拉力和溫度作用,預拉力要能確保鋼索在高溫下不松弛,在低溫下不拉斷,這都需要總結工程經驗,要進行理論分析。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索網設計方法。
雙層幕墻的應用對結構設計提出了新的問題,內外幕墻結構的共同工作問題已經開始做工作,內幕墻支承結構風荷載取值問題已經提到議事日程。
幕墻節能和熱工計算
由于幕墻節能設計是一票否決的大事,這幾年各種形式幕墻的節能和熱工計算成為集中研究的課題。目前多個版本的計算軟件都在工程中應用。
熱通道氣流狀況和熱工性能的研究
雙層通風幕墻雖然已經在工程中應用,但是熱量在其中的傳遞過程和熱通道空間的氣流狀況還是不夠了解的。利用計算軟件,進行數值模擬是當前最主要的研究手段。
2.新型材料性能試驗
近年來進行了許多新材料的性能試驗,為三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核準提供技術依據,為新材料在工程中實際應用創造條件(圖81~圖82)。

3.大型工程的性能試驗
常規四性試驗已經普遍在幕墻工程中采用。對于一些大型工程還進行了專門的試驗研究工作。
中央電視臺工程項目技術復雜,難度很大,為此專門建造了18米X24米的超大試驗箱,18米高的幕墻菱形區域整體進行多項測試(圖83)。 深圳北站有20000平方米的索網幕墻,設計施工難度較大,為此專門建造了實大樣板,進行設計校核和施工過程的研究(圖84)。

4.幕墻振動臺試驗
振動臺試驗是研究幕墻抗震性能最直觀、最真實的試驗方法。我國最大的振動臺臺面已經達到6米X 6米,載重60噸。進行過很多幕墻的振動臺試驗,其中包括幕墻的形式實驗和對特定工程項目的幕墻試驗(圖85~圖87)。

七、幕墻標準規范
我國在九十年代初著手進行我國建筑幕墻標準規范的編制工作。在總結我國幕墻工程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先后頒布施行《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102-96 和《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133-2001,大大提高了我國幕墻工程的設計施工水平。2003年,修訂后的《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102-2003 頒布施行,JGJ 133 規范的修訂工作也在進行中。
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玉樹大地震的震害調查表明:我國的幕墻規范經受了地震的考驗,按照規范進行設計施工的幕墻工程,達到了設防烈度下保持完好或基本完好的要求,甚至在超烈度的強震下,也還能保持完整(圖88~圖91)。

八、 小結
回顧我國幕墻技術發展三十年的歷程,我們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展望未來,我們看到廣闊的前景,同時也會感到任重而道遠。我們承擔著將我國從產量高的幕墻大國轉變為技術高的幕墻強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為此而共同努力。
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