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您的位置: 中國幕墻網 > 行業資訊 > 新聞正文
 

推動建筑業發展方式轉變 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  日期:2011-12-16
頁面功能 [字體: ] [ 打印 ] [ 投稿 ] [ 評論 ] [ 轉發 ] [ 啄木鳥 ]
 
  中國建筑業協會自1986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在這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里,我們親身經歷了建筑業突飛猛進的發展,見證了中國作為一個建筑業大國的崛起。
 
  中國建筑業協會自1986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在這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里,我們親身經歷了建筑業突飛猛進的發展,見證了中國作為一個建筑業大國的崛起。
  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2010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了96031.13億元,比1985年增長了140多倍;建筑業增加值達到了26714.4億元,比1985年增長了60多倍;建筑業的勞動生產率達到了203962元/人,比1985年增長了20多倍。這些數據盡管很枯燥,但是,令人信服地證明了25年來建筑業取得的史無前例的發展成就,充分表明了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作用日益增強,也使我們充分聯想起建筑業廣大職工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
  20多年來,我國建筑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第一次舉辦世博會。這兩項盛舉給建筑業的廣大職工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經過改革開放30年以后,建筑行業是否具備建設各種高端建筑產品的實力?這兩大盛事的舉辦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肯定的回答,是對建筑業整體素質的集中檢驗。
  2008年,我們還經歷了汶川地震。第一批趕到汶川地震災區實施搶救任務的是我們建筑業的華西集團職工。這說明,在國家遭遇重大災難的情況下,我們建筑業的廣大職工,充分地展現了自己高尚的人文情懷,同時也檢驗了我們應對突發災害、實施搶險救災的實力。
  此后不久又發生了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建筑業為落實中央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政策、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的完成,作出了應有的貢獻。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2009年增長了23.8%,2010年全國房屋建筑竣工面積達到30.4億平方米。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情況下,我們仍然作出了這樣驕人的成績,可以自豪地說,建筑業的全體職工通過自己艱苦卓絕的努力,為我們國家的各項建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在回顧二十五年來走過的不平凡道路的時候,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既要看到我們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更要看到我們面臨的空前巨大的挑戰:迄今為止,建筑業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高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生產方式落后,技術進步緩慢,人員素質總體水平不高。這些問題嚴重地制約和阻礙了建筑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重任在前,我們考慮得更多的是,在我國經濟轉型期間,對于建筑業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產業,如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下面,我想專門就此談幾點不成熟的意見:
  一、我們全行業要認真領會中央的精神,充分認識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胡錦濤總書記2010年2月份在中央黨校的一次講話里,對于轉變發展方式,用了以下這么幾個表述。總書記講,轉變發展方式是經濟領域的一次深刻變革,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各級干部、各行各業要增強轉變發展方式的主動性、緊迫感、責任感。我們在今后一段時期要不斷深刻領會總書記關于轉變發展方式是一次深刻變革、刻不容緩的論斷,并用來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
對建筑業來說,檢驗它的發展方式是否實現了轉變,我認為,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和一些量化的指標。從發展目標上說,就是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建筑業成為一個具有較高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現代產業,成為一個低碳綠色產業,成為一個高貢獻率產業,成為一個被社會所尊重的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誠信產業。從量化指標上說,至少應該有這么幾個指標來衡量:第一是行業的勞動生產率,第二是產值利潤率,第三是碳排放水平,第四是這個行業和環境和諧相處的水平,第五是對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我認為,這五項是衡量、評價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最起碼的標準。
  我為什么提這個話題呢?請同志們注意,我前面講建筑業這些年成績的時候,講了總產值、講了增加值、講了勞動生產率,但我有意地沒有講我們的產值利潤率。為什么呢?我們的產值利潤率太低了。全國的統計數字是百分之二點幾,我問了幾個大的建筑集團,好像能達到百分之一點幾就是不錯的了,要是能達到百分之二三,是把企業搞房地產的利潤也加進來了,而且建筑業是持續幾十年的微利經營狀態。我感覺全國各個行業的利潤率的分布是不是有些畸形,這種低利潤率的水平,是和建筑業對全社會所付出的貢獻極不相稱的,應當說也是令我們全行業的同仁不能釋懷的一件事,是多年來困惑我們的一件事。
  我看到過國內企業和國外同行的對比數據,國內十幾家大型企業產值利潤率是1.78%,國外十幾家知名承包商的產值利潤率是4.8%,比我們高3個百分點。我們在國內和一些行業比,不說金融業、信息產業了,和我們相近的房地產業比,我們的產值利潤率是不到2%的,房地產利潤率是多少呢?建筑施工企業也有很多做房地產,心里更清楚底數。有人講20%都有可能是說低了,起碼比建筑業高十倍,甚至幾十倍。我沒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不敢妄斷,但是要比建筑業高很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這個行業為全社會作出了這么大的貢獻,產值利潤率怎么這么低呢?這種狀況一直令我不能釋懷,也不斷逼迫我深入思考。這么低的產值利潤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況呢?多少年的這種微利經營的狀況,對建筑業當前和長遠發展會造成一些什么影響呢?
  我認為第一個原因是產能過剩。建筑企業近年來在市場上面臨著業主壓價和企業間激烈競爭的局面。早些年,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對建筑業的利潤率有專門規定,法定利潤率是2.5%。我們現在比這個法定的標準都低了,為什么?為什么業主的壓價得以實現?如果說一些地方政府希望這個行業產值利潤率不要太高,這里面有可以理解的一面。因為如果是政府投資的話,那么
  政府從追求投資的最大效益出發,希望建筑業不要多拿,利潤越低越好。但是這樣就會出現另一種情形。如果某地的政府,從各個方面限制著建筑企業的產值利潤率,說通俗一點就是壓價,那么其他的業主,特別是房地產商就跟著坐便車了。他們認為,你建筑企業搞政府工程,有這點利潤就可以了,既然這樣,你搞其他的工程也要與這個利潤水平大體相當,否則我們就不接受。于是乎,政府以外的其他大量的業主就坐了壓價的便車。
  另一方面,隨著農村勞動力的過剩,地方政府安排就業的壓力很大。農民的就業問題如何解決?門檻比較低的行業就成為首選。相對而言,建筑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比較低。于是乎,各地建筑企業持續快速膨脹。因為建筑業的能力過剩,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激烈的競爭,這就又為業主的壓價提供了可能和空間。例如,你張三不干的工程,李四早就在后邊“排隊”了,不是說張三不干后,李四也不干了,遠遠不是這個情況。很有可能是,李四會以比張三更低的價格搶著去干。這就是產能過剩造成過度競爭的惡果。如果地方政府在這個事情上沒有進行必要的調控,而是也巴不得你建筑企業利潤低一點,用這種方式來節省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來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率,那么這個行業的利潤率上得去嗎?所以,從行業內部來講,產能過剩是建筑行業產值利潤率低的第一個原因。
  建筑行業產值利潤率低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生產方式落后。
  現在,房屋建筑構部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主體工程與裝飾工程一體化是很熱門的話題。應當指出,以上講的是單體建筑物的建造方式這個環節。而我下面要講的是建筑業整個行業層面的生產方式,是涵蓋建筑產品整個生產全過程的。我認為當前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建筑產品的生產鏈條被人為地很有可能是違背規律地加以分割了。施工企業現在差不多淪落為“來料加工”了。多年來,項目策劃、融資、設計、施工、采購各環節都是壁壘森嚴,施工圖是設計院做的,在很多情況下材料都由業主方給你準備好了,甚至分包單位都被業主指定了,你就好好組織實施、干勞務吧。建筑產品的生產鏈條就這樣被分割了。建筑產品的生產,并不是沒有創造更多的利潤,而是在這種所謂的分工之下被畸形地分配了,建筑業這部分在一定意義上被剝奪了。就拿房地產開發來說,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開發企業應當拿走那么多利潤嗎?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這種利潤的分配格局符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理嗎?也有人講,那是因為人家有資本,是資本經營,你的資產太少了,所以資產收益你就沒有。我們資產少,那還不是多年來利潤率過低,沒有積累造成的嗎?沒有積累我拿什么投資呢?其實,開發商的資金大多數不也是從銀行貸來的嗎?
  建筑行業的產業鏈條長期處于被不合理地分割的狀態,這么多年來,這種落后的生產方式,形成這種落后生產方式的體制機制有沒有毛病?有沒有變革的空間?按照總書記所講,轉變發展方式是經濟領域的一次深刻變革。建筑行業的生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發展方式,我認為也需要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
  生產方式落后造成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我們技術創新和技術集成的能力都十分薄弱,全行業難以通過技術進步得到改造和發展。這里也舉一組數字來說明,建筑業全行業的研發經費,平均占GDP的0.09%,不到0.1%。就全國范圍的企業來說,這個數字相當于全國企業平均水平的1/10,相當于工業企業的1/12,是我們不愿意投入嗎?絕對不是!是我們確實沒有能力投入啊!這也是為什么我對過低的利潤率耿耿于懷、不能釋懷的緣由之一。由于技術水平落后,導致近些年來我們的勞動生產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是接近,而是加大。和德國相比,2005年到2008年,他們的勞動生產率是我們的30至40倍。我們行業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和自身的生存,就只能靠外延擴張,靠外延擴張的結果必然導致勞動生產率低下。10年前,我們全行業人均房屋竣工的面積據說是十幾平方米,最近達到五六十平方米。而發達國家這個指標卻在100平方米以上,甚至于150平方米左右。生產率這么低,又要搞那么多建設,只能是靠外延擴張,其結果就是進一步導致了落后產能過剩,進一步導致了激烈的競爭,加劇了甲方的殺價,甚至誘發了惡意殺價,使得我們越發的增收無望,惡性循環。同時還應看到,在生產方式上,開發、設計和施工嚴重割裂、壁壘森嚴的狀況,沒有辦法發揮施工企業的專業優勢,大大地影響了建筑產品的質量和效益。這種例子可以說比比皆是,嚴重之極,無須我再細說。
我作以上分析就是想要說明,我們建筑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歸根結底就是兩個:一是產能過剩和建設領域不合理的產業結構,二是落后的建筑產品生產方式。我認為不轉變發展方式,沒有出路。但是我也清醒地認識到,對建筑業這樣一個傳統產業,特別是目前我們又面臨著這么多深刻的矛盾,轉變發展方式是一個艱難的歷程,可能需要我們建設工作者多少代人的努力。正因為如此,才說它是深刻的變革,才說它刻不容緩,我們要深刻認識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的迫切性。2%以下的利潤率再延續10年、20年,對建筑業會產生什么后果?這個問題值得全行業深思。

上一頁12下一頁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www.gdjiasi.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www.gdjiasi.com
上一篇:聚氨酯板材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廣泛應用
下一篇:關注產業鏈 門窗行業2011年十大新聞事件    
【回到頂部】
 
 
  為了廣泛征集行業新的研究成果,活躍學術氣氛,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鋁門窗幕墻委員會每年年會期間,都會...
[正文][評論]
 
 
 
 

中國幕墻網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

月精彩評論集錦
  • 國內五金配件其實都差不多,價格、質量都不差上下,但是堅朗配件比較有創新意識,比其他家要好點,我是這么認為的。
    來自 116.112.59.38 的讀者對2009主流建筑門窗五金系統橫向對比專題的評論
  • 門窗五金配件首選合和,永不后悔。
    來自 114.228.124.226 的合作后看性價質對2010門窗配套材料行業產品選用指南的評論
  • 樓上的,你是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啊,自己怎么不去反省自己,有本事明年也拿個第一,不要學阿扁在這打口水戰,沒用的。
    來自 125.92.32.16 的中國幕墻網讀者對“晶藝”杯07—08年中國幕墻網大型讀者調查活動的評論
  • 我覺得華成將來的前景不錯,不會比之江差!
    來自 124.90.141.175 的中國幕墻網讀者對浙江華成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專訪稿的評論
  • 有實力、有思想、有內涵的企業!
    來自 124.207.84.69 的讀者對中建三局裝飾有限公司25周年慶——專題報道的評論
  • 有機硅密封膠分很多種,如建筑行業,民用,汽車行業等,每個行業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每家生產企業涉及的領域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不知大家所謂的好是好在哪里?差又差在哪里?與誰比較?個人從事膠粘劑應用行業多年,憑心而談,個人覺得建筑工程膠類品牌白云,創世紀,大光明,硅寶的行業口碑都不錯,民用膠嘛,新展,千里馬,之江的市場知名度較高。呵呵,僅供參考哦。謝謝!
    來自 180.117.195.94 的讀者對2010年度“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產品展播的評論
  • 感覺還是廣東膠好點,尤其是新展、金葉等性價比很高,供參考。
    來自 122.90.121.60 的讀者對2011-2012第七屆中國幕墻網大型讀者調查活動的評論
  • 還有一個原因:裂紋、龜裂、空豉、滲漏等涂裝通病。不過上海天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據說是可以解決這一技術難題。
    來自 58.246.176.74 的墻體抗裂對我國外墻涂料推廣困難的原因的評論
知識百科
月熱點新聞推薦
月企業關注度排名
月產品人氣值排名
客服電話:400-60-54100  傳真:0832-2201099 銷售值班電話: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