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雙層通風幕墻的的傳熱方式
單層幕墻傳熱是在室內和室外之間直接進行,而雙層通風幕墻傳熱是在室內和熱通道、熱通道和室外之間進行。它的傳熱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并綜合進行:
2.1 對流傳熱
幕墻表面兩側由于溫度差產生的空氣介質的
熱交換稱為
對流傳熱。在對流傳熱中:幕墻表面溫度高于空氣介質,幕墻呈放熱狀態;反之呈吸熱狀態。幕墻表面的對流傳熱的流體介質主要是空氣,而且是自然對流,因此影響對流傳熱的因素有:
空氣密度、
導熱系數、氣流狀態、材料表面形態、粗糙度以及幕墻表面與空氣的溫度差等。幕墻表面傳熱量應為
輻射傳熱和對流傳熱之和。
2.2 熱輻射
熱的載體由其表面以電磁波的形態透過介質進行傳熱稱為熱輻射。太陽向地球的熱傳遞就是典型的熱輻射,幕墻接受的
太陽輻射熱,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過幕墻進入室內,相對應的熱能分配率稱之為
反射率、
吸收率和
透射率,三者的和為一。幕墻的熱輻射取決于玻璃和材料的表面溫度、
表面粗糙度及表面黑度,可以通過技術加以控制。
2.3 導熱
幕墻材料由其結構表面接受熱能,因此兩側存在穩定的溫度差,從而材料內部分子和原子產生微觀運動引起的傳熱稱為導熱。幕墻
結構材料的導熱量與其兩側溫度差、材料導熱系數成正比,與材料厚度成反比。
鋁的導熱系數是玻璃導熱系數的270 倍,因此熱量集中通過鋁框
傳導,形成了“
冷橋”(也有稱為“
熱橋”)。“冷橋”的能耗大,幕墻表面溫度低,容易
結露,
室內熱環境差,因此雙層通風幕墻的內層結構都采用斷熱
鋁型材,防止“冷橋”。
2.4 換氣傳熱
由漏氣傳熱和通風傳熱兩部分構成:氣流穿過幕墻結構縫隙而產生兩側空氣流通引起的傳熱,稱為漏氣傳熱。它取決于兩側的氣壓差、溫度差以及空氣容積比熱、空
氣密度、幕墻結構縫隙漏氣量等因素。如果幕墻的
氣密性不好,縫隙漏氣量大,漏氣傳熱多,盡管
傳熱系數小,但仍達不到節能的目的。外層結構也需要良好的氣密性,無論在的冬季,還是夏季夜晚,雙層通風幕墻的外層進、出風口都要關閉,維持內外幕墻間接傳熱,如果外層幕墻氣密性差、漏氣量大,或者熱通道內的環境與室外環境差異很小,其節能效果和單層幕墻就差異很小。為了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度,雙層幕墻要進行必要的通風,這種通風傳熱,控制在符合標準和合理要求的范圍。
3.敞開式外循環雙層通風幕墻的氣流組織
由于敞開式外循環雙層通風幕墻應用較廣泛,現從通風空調的角度分析敞開式外循環雙層通風幕墻的氣流組織。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