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建筑(單體或群體) 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數量、面積上具有絕對的控制性,是決定一個城市面貌的關鍵因素之一。盡管城市中已涌現出大量優秀的新建筑,但絕大多數建筑是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受國際主義風格的影響或者說更多受經濟條件制約,外觀簡單,還有一些外表已經破舊。這樣的建筑面貌,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更不用說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創造有特色的城市意境了。
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城市進行了大量的
建筑立面改造活動,尤其是對城市中心區及各大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本文討論的建筑立面改造,不是針對單一建筑的,而是對城市建筑群體進行的、經過統一規劃設計的、統一風格的立面設計改造,從而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1 建筑立面改造中體現地方特色的必要性
千篇一律幾乎已經成了我國城市面臨的共同問題,曾經經歷數千年的積淀而形成的城市建筑特色正在迅速地喪失。人們已經認識到這種尷尬局面,對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失落感到不安甚至驚慌。面對大量存在的“國際式”建筑,通過立面改造活動改變它們的面貌,使其與城市地方特色相聯系,表達地方傳統建筑文化,從而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環境,是極為必要的。
有些城市,特別是一些歷史文化名城,如江蘇省揚州市,近幾年對揚子江路、汶河路、文昌路、鹽阜路等主要道路兩側建筑進行的立面改造活動,就把“營造古色古香的古典特色”作為主要目標之一。以文昌路為例,這條道路自古以來就是揚州最重要的街道之一,擁有唐代石塔、宋代古井、明代文昌閣、古樹名木等眾多歷史遺跡。但是該路段上的現代建筑都是單體設計建造,互不協調,缺乏現代城市設計的概念,造成歷史文脈混亂。揚州市規劃部
門從2003年開始對該路進行了建筑立面改造。現在的文昌路兩側的現代建筑已經呈現出具有歷史特色的面貌,眾多文物古跡在其中不再顯得突兀。整條街道與揚州這個歷史古城的文化氛圍相協調,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時,喚起了市民對城市歷史的記憶,增強了心理歸屬感。
2 建筑立面改造的理論背景和社會因素
立面改造活動,是在建筑結構、建筑功能、建筑空間等方面大體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對建筑的表皮進行的改造活動,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外觀裝修”這一通俗說法。這種將建筑外觀獨立提出進行設計的做法,受到不同建筑價值觀和建筑理論的影響,以及社會心理和經濟條件的制約。
2. 1 建筑價值觀的變化
立面改造活動是對建筑表皮所做的文章,與建筑表皮觀念緊密相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建筑理論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和態度。現代主義建筑理論反對將注意力集中在建筑表皮上,不主張對建筑表皮進行單獨裝飾,立面的改造活動并不多見。后現代主義批判了現代主義“裝飾就是罪惡”的價值觀,強調表皮的自由表達。后現代建筑師大多借用歷史樣式、古典的風格來進行表皮的純裝飾創造。理所當然,進行立面改造活動是很正常的,當代多元化的建筑理論更是強化了這一點。高科技風格及解構主義等思潮,賦予了建筑表皮新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建筑價值觀的改變,為當代的建筑立面改造提供了理論基礎。
2. 2 社會審美心理的要求
建筑立面改造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社會審美心理變化的影響。雖然只相隔數十年,但在當今社會,消費文化、大眾文化影響下的建筑審美標準,與當時已相差甚遠。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實用、經濟、美觀”的建筑評價標準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對建筑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功能的滿足和形式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在這樣的要求下,對建筑進行符合當今審美趣味的改造就不足為奇了(有歷史保存價值的建筑另當別論) 。
2. 3 社會經濟資源條件的制約
近些年,雖然我國經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綜合國力有了較大的進步,但總體來說,我國還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人口龐大、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同時還面臨著嚴重的環境生態問題。在這樣的前提下,要把城市中大量仍在使用的舊建筑拆除,重建符合當代審美趣味的新建筑,所要耗費的大量人力物力是難以接受的,況且這些建筑仍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因此,對其進行立面改造,無論從經濟上講,還是從資源角度講,都是值得提倡的。
3 我國城市建筑立面改造的主要方式
最常用的建筑表皮更換有更換墻體
飾面材料、外包表皮和建筑表皮完全更換三種。更換墻體飾面材料是在不改變建筑表皮的墻體和洞口的位置的前提下,僅通過飾面材料組合方式對建筑表皮構成方式在視覺語言上進行重新組織。外包表皮是在原建筑表皮外面再加一層建筑表皮。建筑表皮完全更換發生在建筑表皮與建筑支撐結構分離的情況下,進行建筑表皮的完全更換。
同樣,建筑立面改造大致也有這樣三種類型。目前在我國,建筑的立面改造大多屬于更換墻體飾面材料的類型。這是因為一般大規模的建筑改造主要由政府規劃部門組織進行統一的規劃和設計,以形成統一協調感和視覺連續性,更換墻體飾面材料的方式造價低、工期短,正好適合大工程的實際情況。而且這種方式并不改變建筑內部空間,改造過程可以不影響改造對象的正常使用。
所以,無論從規劃、設計,還是施工、造價等方面考慮,對墻體飾面材料進行改造的方式都是最具優勢和可行性的。
4 立面改造的地方特色表達
4. 1 地方傳統特色符號的運用
具體說來,更換墻體飾面材料的方式,是通過飾面材料的組合,對建筑立面在視覺形式上進行裝飾改造,比如線條、紋理、色彩、
構件等方面,調整建筑立面形式因素的比例、尺度等等,一定程度上調整建筑立面的視覺形象。既可用于墻體承重結構,也可用于
框架結構。這種方式不改變建筑表皮的墻體和洞口的位置,也就改變建筑表皮與內部空間之間的原有關系。從本質上來說,其完全是裝飾目的和手法主義的。在地方特色的追求上,傳統建筑符號的運用則成了最常見的方法。揚州市的建筑立面改造就主要采用了這種方法。從圖1 中可以看到大屋頂、方格
窗等中國古代
建筑構件,被使用在了一幢幢現代建筑的立面上。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