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歐美相關技術法規、標準情況
根據WTO/TBT[6]協議,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對產品的市場準入分別實施強制性的認證、自愿性的認證。涉及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按技術法規的最低要求實施強制性認證制度;不涉及安全、健康要求的,或者需證明是高性能的,實施自愿性認證制度。
1) 歐盟相關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
A. 歐盟頒布了技術法規《建筑產品指令》(CPD89/106/EEC),對建筑產品的六個基本性能(6ERs)的規定如下:
.結構和穩定:
荷載,結構安全,
變形控制等;
.防火安全:結構負載、火焰蔓延、煙霧控制、逃生和救援等;
.節能:所需使用的能量盡可能少;
.使用安全:防滑、防撞、防墜落等;
.噪音:安靜的工作、睡眠環境等;
.衛生、健康與環境:有毒有害氣體和微粒、
輻射、污染、固態或液態廢棄物、潮濕等。
對建筑產品的六個基本性能,必須統籌考慮、缺一不可。歐盟對涉及6ERs的建筑產品實施認證和技術批準兩類監管,對于有標準的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E標志認證),對于有標準的革新產品、無標準產品、或有工程應用要求的產品實施技術批準(ETA)。
歐盟對于建筑
節能技術的應用在全世界都較領先,效果也非常明顯,薄抹灰
外墻外保溫技術起源于歐洲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第一能源危機時得到重視和發展。歐盟對于建筑外墻保溫采用技術批準(ETA)的監管手段,2000年頒布了技術批準的導則:《薄抹灰建筑外墻保溫系統》ETAG004,2008年修訂頒布。
ETAG004-2008版對防火方面的規定主要有二條:
.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按《火反應的測試和分級》EN 13501-1:2002進行測試分級,未做燃燒測試則按F級考慮;
.歐盟對外墻保溫外部火焰傳播的火災檢測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此檢測應根據各成員國相關要求進行。英國、德國等均有相應標準要求。
歐盟有關外墻保溫外部火焰傳播的火災檢測標準正在制定過程中。
B.英國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
英國涉及建筑
外墻保溫防火要求的技術法規是《建筑法規》[7],該法規對建筑防火安全方面的主要內容如下:
.B1章:火災探測和報警、逃生措施;
.B2和B3章:防范內部火焰傳播;
.B4章:防范外部火焰傳播。建筑物必須防范火焰在外墻和屋面的傳播、以及從一個建筑物傳播到另一個建筑物;
.B5章:救援措施。
該法規規定外墻不能提供火焰傳播的途徑,針對學校、住宅、商業建筑等,考慮建筑物高度、間距,對18m以上的建筑物的外部火焰傳播做出了明確規定,主要內容包括材料燃燒性能、防火
隔斷等,外墻保溫材料燃燒性能不低于A2級。外墻結構的防火性能也可以滿足BR135的要求,如材料燃燒性能、防火隔斷不能滿足法規要求,則必須通過BS8414全尺寸的測試。
2002年,英國頒布了《外墻系統的火性能》BS8414標準,2007年修正頒布。BS8414規定了磚墻、框架外墻保溫的外部火焰傳播火災檢測方法,通過大尺寸構件的窗口火測試方法來判定火焰傳播性能。
2) 美國相關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
美國的技術法規、標準體系比較特別,聯邦、各州都有相應技術法規、但不完全相同(如果將各州看成是歐盟各個成員國,就可以理解了),技術法規是強制實施的。美國絕大部分標準化組織都是民間、私有的,其中200余個標準化組織經過美國標準研究院 ANSI認可,涉及建筑防火安全的標準化組織有NIST、UL、ASTM、ICC、FM、NFPA等,與外墻保溫材料相關的技術機構有III、PIMA[8](未被ANSI認可)。自愿性標準或其條款一旦被聯邦或各州的技術法規完全或局部引用,就成為強制性技術法規的組成部分。由于美國技術法規和標準的特殊情況,只能介紹其中的局部。
美國在建筑節能技術方面的應用不如歐盟,有機保溫材料有應用于
屋面保溫、墻體夾芯保溫的,也有應用于有機覆面保溫(Polyiso Sheathing Insulation)的(也就是歐盟的薄抹灰保溫系統Thermal Insulation with Rendering)。
A. 紐約州的建筑法規
選擇紐約州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考慮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其建筑法規可能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紐約建筑法規》[9] Title 27/subchapter5規定了如何預防外部火焰傳播,主要內容如下:
.外墻開口、防火護墻;
.可燃外墻裝修;
.可燃的外墻保溫和
隔聲:保溫材料和外側覆面材料(含
密封材料)火焰傳播比率不超過25、煙傳播比率不超過50;燃燒時分解物毒性不能強于在同等條件下紙和
木材燃燒時產生的分解物發煙量;
.屋面覆蓋層、屋面結構。
同時《紐約建筑法規》Reference Standard RS-5[10]引用了相關標準如ASTM E119、E84、E108、E814、ANSI/ASTM D635、ANSI/ASTM D568等,這些標準也是紐約地方技術法規的組成部分。
B. UL、FM、ICC、NFPA等相關標準
美國在材料構件耐火極限等方面的標準主要是ASTM E119,基本與ISO、歐盟等國際標準相同;ASTM標準中與建筑材料、有機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的相關標準有10余項,ASTM E 84 是有關建筑材料表面燃燒的隧道測試方法。UL、FM兩個保險商實驗室各有相關的涉及外墻外保溫火災檢測的標準,也有涉及屋面有機保溫材料防火的標準。NFPA259、275、285等標準也涉及
建材和構件的防火測試。ICC-AC12等標準也涉及外墻保溫防火應用。
UL 1040 、FM4880標準是類似于BS8414,也是大尺寸構件火災檢測,其方法是用多層陰角的構件來模擬保溫覆面時的火災、研究火焰的傳播特性。
2.4 國內外情況分析
1) 國內尚沒有符合WTO/TBT要求的技術法規,建筑工程有設計、驗收方面規范,其中強制性條文是必須執行的;另有相關產品標準、測試方法標準等。建筑防火設計方面的規范有防范建筑物之間火焰傳播的技術要求,尚沒有針對外墻保溫防范火焰在外墻傳播的技術要求;尚沒有屋面保溫防范火焰傳播的技術要求。
建筑材料燃燒性能測試標準和分級、建筑構配件耐火極限測試標準于2006年修訂頒布、等同采用國際標準。但國內尚沒有建筑材料表面火焰傳播、屋面材料火焰傳播的測試標準。
2) 歐美針對外墻保溫、屋面保溫均有相應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強制性技術法規明確規定了可燃燒材料應用于屋面、外墻的技術要求,主要要求包括火焰傳播、燃燒性能、耐火極限等,相關標準的技術要求內容也比較齊全,相關強制性技術法規的要求也比較明確。
3) 建筑材料的燃燒性能是建筑防火的重要內容,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火焰在建筑物內部和外部、建筑物之間快速蔓延。由于外墻有機可燃保溫材料的廣泛應用,建筑外墻防范火焰傳播的技術要求應及時補充完善;由于各種直接或間接原因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由于外墻保溫采取了防范火焰傳播的技術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立體燃燒的發生,為逃生、救援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使得火災的損失降到最低。
3 技術管理的建議
3.1 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首先是危險源識別,其次采用技術防范措施(技防或物防)、采用人力防范措施。這幾起典型案例教訓是非常深刻的,要從中舉一反三。外墻外保溫的立體燃燒成為建筑火災的一個新危險源。
建筑物、建筑產品要統籌考慮結構和
剛度、防火、節能、隔聲、衛生健康、安全使用等基本性能,不能顧此失彼。法規、標準的研究、編制要有足夠的、廣泛的代表性,技術工作不應受行政劃分的限制。
3.2 根據國內外情況,應盡快開展多層外墻外保溫(包括屋面、幕墻等外
圍護結構)外部火焰傳播規律的研究,并根據研究結果補充、完善現行建筑防火規范、產品標準、測試標準等。急待編制和修訂的標準、規范主要如下:
.新編測試標準:《外墻外保溫火性能測試標準和分級》、《建筑材料表面火焰傳播性能和分級》等;
.增補修訂相關外墻外保溫防火工程規范(行業或地方標準);
.增補修訂GB50016、GB50045。
3.3 中國目前尚沒有符合WTO/TBT要求的技術法規,工程方面的強制性條文原則性、系統性和完整性還不夠,應盡快開展國內外相關技術法規的研究工作,并根據研究結果、嘗試在發達地區和城市通過制定地方立法或技術法規的方式以系統、完整地規范相關安全、技術、質量要求。使強制性的技術底線更清晰明確,更有利于實施、監管,同時也有利于行業技術革新和發展。
3.4 應根據地理環境要求、建筑防火安全等性能要求,進一步權衡建筑節能的技術應用原則。“十一﹒五”期間北方嚴寒、寒冷地區
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效果非常明顯,但全國范圍內
公共建筑的能耗居高不下,非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效果不明顯[11]。對于南方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墻體保溫并不是一項有效的節能措施。南方的特點是夏季空調用電負荷很大;南方地區通過
遮陽、通風兩項技術措施應用,在春秋兩季可以不用空調,在夏季可以有效地降低太陽
熱輻射、有效地降低用電負荷。從經濟投入產出比、安全等角度考慮,南方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是否可以拋棄保溫技術要求?此問題值得進一步反思;同時應大力研究建筑
外遮陽、通風等針對性、有效的建筑節能技術,制定政策推廣相關產品的建筑一體化應用。
4 其它管理建議
有了完善的法規和標準之后,就是整個相關社會活動的流程梳理、職能分配,政府為社會活動各方提供公共服務的定位和內容也就比較清晰了。
4.1 進一步理順政府監管職能,根據強制性條文或者地方立法要求的技術、質量、安全等必須進行強制性監督,利用政府有限的資源管好建筑工程安全、技術、質量的底線。政府投資的項目必須納入政府強制監督管理的范圍。
4.2 市場投資行為中的建設項目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對建筑工程的安全、技術、質量管理,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實施社會化專業服務,通過合同約束工程建設各方的權利,政府進行相應的監管、管好安全技術質量的底線。
4.3 建筑物是一個特殊的商品,建設各行為主體可能并不是最終的用戶或產權方,建設各行為主體應對開發單位負責、開發單位應對最終用戶或產權方負責,各行為主體通過相應的合同約束雙方的責權利。有些問題無法從技術角度、監管角度來徹底解決的,應嘗試引入保險機制進行管理。要盡快建立商品房質量、保修、使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維護最終用戶或產權方的合法權利,讓最終用戶或產權方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4.4 有關建筑監管仍存在政出多門的情況,消防是歸公安消防部門管理的,工程安全質量是歸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衛生健康是歸衛生等部門管理的,等等。目前上海市建設行政管理采用的一門式管理模式,效果很好,但跨部門就不行了,是否可以再向跨部門協同管理、協同服務方面更進一步?
引用和注解
[1]引自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在全國消防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材料《北京央視新址在建附屬文化中心大樓火災情況分析》
[2] 英國BRE報告的五起建筑外墻火災事故案例: Knowsley Heights -1991,Basingstoke -1992,Irvine -1999,Paddington/London -2003,The Edge/Manchester- 2004,Windsor Tower/Madrid -2005 。BRE是英國建筑科學院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的縮寫。
[3] Werner Heisenberg’s quotes:What we observe is not nature itself, but nature exposed to our method of questioning. Natural Science does not simply describe and explain nature; it is part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nature and ourselves; it describes nature as exposed to our method of questioning.
[4]
建筑幕墻和屋面的燃燒問題也非常重要,已有相關火災案例的報道:某
石材幕墻內保溫發生火災;在2010年世博期間某工程屋面保溫材料發生火災等。這兩個問題另專文討論。
[5] 公安部“關于實施國家標準
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若干問題的通知(公消[2007]182號),規定了新老分級標準的對應情況。表2中的保溫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是一個總體分布圖,由于原材料、工藝、生產廠家等情況不同、同種保溫產品的燃燒性能等級不盡相同。
[6] TBT(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協議最主要的三項內容是技術法規(Technical Regulation)、標準(Standard)和合格評定程序(Conformity Assessment)。技術法規是通過立法機構頒布的、含有技術要求的、強制實施的;標準是標準化組織頒布的、含有技術要求的、自愿實施的,但標準被技術法規引用或列入合同時就具有強制性;合格評定程序是指采用檢驗、檢查、認證等方法證明產品或服務質量是符合技術法規或標準的所有活動。
[7] Building Regulations and Approved Document B。有關外墻火焰傳播引起火災的提案詳見英國議會文件Potential Risk of Fire Spread in Building External Cladding Systems。
[8]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國商業部下屬機構。
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UL標準在北美被廣泛地采用。
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ICC:International Code Council,1994年由覆蓋美國的三個不同地理區域的建筑標準化組織BOCA、ICBO、SBCCI聯合而成。
FM:FM Approvals是全球最大的商業建筑保險商FM Global下屬的技術評估機構。
NFPA: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II:International Isocyanate Institute
PIMA:Polyisocyanurate Insulati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9] Building Cod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Title 27/subchapter5,ARTICLE 4 PREVENTION OF EXTERIOR FIRE SPREAD
§27-335.1 Acoustical and thermal insulation; use in noncombustible construction.
[10] Reference Standard 5 REFERENCE STANDARD RS-5 FIR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LIST OF REFERENCED NATIONAL STANDARDS
[11]《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
注:作者工作于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長期從事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檢測、檢查工作,了解國內外建筑領域的合格評定技術。
此文調研過程中參考了英國建筑法規、美國紐約州建筑法規,以及歐盟、英國、美國等相關標準和技術資料。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姚玉梅、郁佳胤、馮靜慧提供了國內相關保溫、防火方面的技術資料,并參與相關討論。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