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必做的事之六:色拉寺看辯經 激烈熱鬧
色拉寺的辯經早已名聲在外,連色拉寺的門票上都印著辯經的場面。即使你在其他寺廟聽過辯經,但色拉寺的辯經場面和氣勢還是不能錯過。爭論聲、拍手聲混雜著噼啪作響的念珠聲,色拉寺的辯經嘈雜中透著真實的存在。
.jpg)
色拉寺辯經,場面熱鬧
.jpg)
色拉寺辯經,場面熱鬧
.jpg)
色拉寺辯經,場面熱鬧
色拉寺位于拉薩北郊奪底溝色拉烏孜山腳下,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主寺之一。色拉寺于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繹欽卻杰.釋迦益西在柳烏宗貴族朗卡桑布的資助下修建。18世紀初,色拉寺進行了進一步擴建,成為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色拉寺全稱為“色拉大乘洲”。“色拉”藏語意為野玫瑰。相傳山下在修建寺廟時長滿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而得名。色拉寺主要建筑有措欽大殿、3個僧院及29個康村,占地約11萬平方米。
色拉寺辯經之所以如此出名,并非毫無緣由,解放前色拉寺僧侶一度多達9000余人,以培養高水平的僧侶為主,還曾有不少武僧為達官貴人當護衛前來學習。
色拉寺游覽指南
門票:55元/人。
交通:北京中路、江蘇路乘5路中巴可到,下車后步行50米即到寺廟門口。車費2元/人;乘出租車10元。
提示:色達拉大部分佛殿在15:00后關閉,參觀需提前前往。辯經與下午15:00后在辯經場進行,周六日也有。
丹杰林寺,貌不驚人的桑耶寺屬寺
推薦理由:丹杰林寺成為很多無法去往桑耶寺的朝拜者的必到之處。
丹杰林寺是桑耶寺的屬寺,屬于寧瑪派寺廟。從藏醫院路光明崗瓊甜茶館對面的胡同找到丹杰林寺,發現這里并不像一座寺廟,反倒更像一個普通民居。去丹杰林寺除了供奉的哈達、酥油外,還可以帶青稞酒或白酒。因為是桑耶寺屬寺的緣故,丹杰林寺香火卻一直很旺盛,很多因為路途遙遠不能前往桑耶寺的信徒,都會選擇來這里拜一拜。
寺內供奉的普賢菩薩雙修像造型十分奇特,通體多由藍、白兩色構成,頗具現代感,這尊雙修像幾乎是沒個外來游客必看的。
門票:無
地址:藏醫院路的丹杰林巷,走到光明商店那個路口,寺廟就在鐵門一個鐵門里面的二層樓上。鐵門口有賣桑枝、哈達和酒的小攤。如果不確定最好也問一下。
扎基寺.拉薩香火旺盛的財神廟
推薦理由:這是全拉薩唯一的一座財神廟,香火不旺都很難啊。
每天清晨,扎基寺巨大的桑爐會準時升騰起白色的桑煙,前來朝拜的人流蜿蜒曲折,緩緩涌向主殿。雖然外人看來扎基寺并不算大,但在拉薩本地人眼里,它卻絕對與眾不同,因為這是全拉薩唯一的一座財神廟。
扎基寺最早建立時供奉的并非財神,來此朝拜的多是前來拉薩做生意、工作的外來人口,這些生意人來此朝拜后,都感覺非常靈驗,隨著拉薩的發展革新,生意也越做越好。于是經過口口相傳,扎基寺就演變成求財最靈驗的寺廟,每天香火不斷,如果恰逢初每周一、三、五前來朝拜,那人更是多到一個不行。
扎基寺主供的神嗜酒,所以前來扎基寺朝拜,除了哈達、桑枝外,一定要帶一瓶白酒或青稞酒。這些可以專門準備,如果時間來不及也沒事,寺廟門口常年有小販賣這三樣東西,價格也并不貴。
扎基寺二樓的一個小佛堂內常年放著一個擲簽筒,可以打卦。有些藏民會搖動擲簽筒占卜兇吉,坐于一旁的喇嘛會根據經書幫助其找到化解辦法,這種打卦的方式,在整個藏區都不多見。
門票:無
地址:拉薩扎基路上,只要打個車,告訴司機扎基寺他們都知道。一般10元就能到。
帕幫卡,在徒步中感受宗教
推薦理由: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曾在此居住,并且在這里誕生了藏文。
帕幫卡位于北郊娘熱山。在千年之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曾在這里居住過。同時也就是這里,當生了藏文。帕幫卡的佛殿內,至今仍保存著西藏歷史上第一塊藏文六字真言的石雕。
與其他位于市內的寺廟不同,沿著娘熱路一直上到帕幫卡,可以俯瞰整個拉薩河谷的風光。帕幫卡殿堂旁的一塊石板上,畫著一只長約尺余的眼睛。據說這只眼睛是過去一位比丘的眼睛,而他長有三只眼,他的另外兩只眼睛分布在帕幫卡更高的山上,如果愿意,可以沿著帕幫卡所在的烏都日山小路一直向上,山上還有幾個小寺廟。
從遠處望,整個帕幫卡建立在一塊龜背形巨石上。巨石北側的一座黃色房子,相傳曾是文臣公主的住宅,而現在巨石上的寺廟相傳為松贊干布當年做住。當然這些“據說”都已不可確切考證,但喜歡徒步和爬山的朋友,確實應該來帕幫卡體驗一下。我曾經帶一個老外朋友來過帕幫卡,并一直向上爬到了更高的一個小寺廟,那上面還有一個廢棄的天葬臺,老外很高興,他說能在徒步中了解宗教,比繞著八廓街轉圈更有意思。
門票:無
地址:拉薩北郊娘熱山上去一點。可以在賽康百貨門口坐公交車,在西藏軍區總醫院下車,車費2元,然后沿路西的小路一直走,看到一座右手邊一座小石橋右轉,穿過村莊就能看到寺廟。現在去寺廟的路都修好了,也可以從軍區總醫院打車一直開到寺廟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