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于企業的“隱沒成本”是可怕的,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日積月累,絕對是致命的,它是一劑慢性毒藥,如果不采取措施削減它,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如《狼圖騰》里所說那些要時刻逃命的黃羊一樣,在水草豐美的地方,絕對不能吃得太飽,而這只能經驗豐富和非常精明的黃羊才知道這個秘訣,因為它們知道狼就在它們四周環伺,抓住機會隨時可能準備出擊,過度貪婪肥美水草只會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潛在危機。因此可以這么說,誰忽略企業運營中的成本管理,尤其是對于“隱沒成本”的控制,那么他就永遠都無法經營出卓越的企業!
五、成本控制局限于制造成本、未能進行成本全過程控制
長期以來,成本控制一直集中在生產階段,然而,80%的產品成本在設計階段就被鎖定了。
目前我國的企業管理者們逐步認識到了成本的重要性,也加強了企業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規劃。然而,很多企業不能充分理解它們的成本行為,成本管理還存有很多缺陷。這些缺陷主要表現在:第一,將成本管理僅局限于生產活動。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是企業的基本任務,決策、供應、銷售由國家統籌管理,企業只能進行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所以傳統的成本管理只注重對生產過程中各種耗費進行控制,而忽略了對生產前的研究開發成本、供應成本和生產后營銷成本的控制。受此影響,提起“成本”多數管理者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生產,并將成本管理局限于生產活動中的成本。而價值鏈分析法則認為:企業是為最終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活動”的集合體,是“一系列活動”組成的“產出”,成本決不僅僅與生產環節相關,它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成本的管理應該是一個對投資立項、研究開發與設計、生產、銷售、售后服務進行全方位監控的過程;第二,對成本驅動因素的錯誤認識。我國不少企業經常錯誤地判定成本驅動因素。
傳統上的做法是:對制造費用的分配是按照產品的工時進行分配的,這就含了一個假設,即制造費用的發生也是與產品的產量直接相關的,并且呈正比例,但是我們不能老是用過去的觀念來適應現在的新事物,目前經濟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諸如生產準備、材料搬運等費用的發生與投產次數非產品的產量(工時)直接相關,因而雖然小批量生產、工藝復雜的產品單位直接材料成本的單位機器工時相差無幾,而前者的單位制造費用則比后者大得多,而且現代產品中科技含量的增加,使得產品的制造成本并非與產品生產數量有關,或者說至少不只是與產品數量直接相關,而低估高科技含量產品成本,成本計算的錯誤導致生產決策的錯誤,對企業來說這是致命的。
按照庫珀和卡普蘭的“成功動因”理論,成本動因可歸納為五類:數量動因、批次動因、產品動因、加工過程動因、工廠動因。從這一觀點出發,我們應在分析有關各種成本動因的基礎上,開辟和尋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徑。比如,按照作業成本法(ABC法--ActivityBasedCosting)對成本動因的分析,企業成本可劃分為由業務量動因驅動的短期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業量動因驅動的長期變動成本(主要是各種間接費用)。
可進一步啟發我們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觀念。比如:
1.將成本控制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認為成本無法再降低的錯誤思想,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培訓教育,要求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企業成本降低的潛力是無究無盡的,人人應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夠的重視。
2.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積極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職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按照西方心理學家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類基本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可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引入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層次需求,即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求。這種機制強調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勵,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約束。改變企業常用的靠懲罰、獎勵實施外在約束與激勵的機制,實現自主管理,既是一種代價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傊,在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應樹立基于多動因理論的成本管理觀念。這種建立在成本動因分析基礎上的成本管理觀念,往往可誘發產生出企業成本管理的嶄新思路和有效舉措。
六、成本考核未完全落實到位,難以有效地提供企業效益
成本考核未能落實到位首先是因為有的企業沒有進行成本責任中心管理,在成本責任方面,存在著大鍋飯,沒有形成一套責任預算、責任核算和責任分析的管理體系,沒有與企業經濟責任制度密切相關,成本管理如果不能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主體,考核也無從談起,因此最明確的做法是:
1.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統。建立健全一個有經營、財會、供應、銷售、生產、技術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成本管理小組;各相關部門也要配備兼職人員,開展如統計、考勤、質檢、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要對成本管理人員經常進行專業培訓、知識更新再教育,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開辟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
2.完善成本管理的經濟責任制。一是制訂成本管理規章制度,如各項基礎管理、成本約束制度等;二是明確各項成本的經濟責任,將責任落實到部門或個人;三是實行獎懲兌現。
七、結語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效益始終是企業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標,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也應該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實現由傳統的“節約、節省”觀念向現代效益觀念轉變。特別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業管理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向市場提供質量盡可能高、功能盡可能完善的產品和服務,力求使企業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與企業管理的這一基本要求相適應,企業成本管理也就應與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直接聯系起來,以一種新的認識觀--成本效益觀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問題。企業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動應以成本效益觀念作為支配思想,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盡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創造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完】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