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是超高層建筑最多的國家
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高速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基建投資也急劇增多,超大規模、超高度的建筑如雨后春筍在各城市拔地而起。中國迅速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超高層建筑最多的國家。
2011年1月,美國《新聞周刊》發表了如下的統計數字:
世界總人口:68.96 億; 已建成200m以上的建筑:634座
其中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和超高層建筑的分布見表一。
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和超高層建筑的分布 (2011年1月) 表1
|
中 國 |
印 度 |
中 東 |
美 國 |
歐 洲 |
人 口(億) |
13.4 |
12.2 |
0.07 |
3.1 |
7.4 |
% |
19.5 |
17.8 |
0.1 |
4.5 |
10.7 |
200m以上建筑(座) |
212 |
2 |
49 |
162 |
24 |
% |
33.4 |
0.3 |
7.7 |
25.6 |
3.8 |
筆者根據手頭資料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11月,包括已經立項、設計中、施工中和已經建成的超高層建筑,數量分布見表2。
超高層建筑的分布(至2013年11月) 表2
高度(m) |
全世界 |
中國大陸 |
港臺 |
600m以上 |
32 |
16 |
0 |
500m以上 |
58 |
34 |
1 |
400m以上 |
111 |
73 |
3 |
300m以上 |
327 |
226 |
10 |
由表2可見,在30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中,無論哪一個高度,我國均占全部數量的一半以上。高層建筑的迅速發展,直接帶動了我國建筑幕墻行業的迅速發展。
2. 中國是建筑幕墻生產和使用大國
建筑幕墻的應用始于19世紀末,當時只用于建筑的局部,且規模較小。1851年英國倫敦為工業博覽會建造的“水晶宮”是最早出現的初級建筑幕墻;到20世紀50年代,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玻璃幕墻開始大規模應用于建筑外圍護結構,宣告建筑幕墻時代的到來;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建筑幕墻技術的發展和玻璃生產工藝、加工工藝的進步,玻璃幕墻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1981年,我國內地第一片玻璃幕墻出現在廣交會的正立面;1984年,北京長城飯店成為第一座采用玻璃幕墻的高層建筑。30多年以來,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建筑幕墻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外資一統天下到國內企業主導、從模仿引進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式發展,到 21世紀初我國已經成為建筑幕墻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
2012年,我國建筑幕墻生產量已達10000萬m2,占全世界建筑幕墻總產量的85%。
我國現存建筑幕墻總量超過10億m2,其中玻璃幕墻的數量超過3.5億m2。
這3.5億m2 的玻璃幕墻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用于超高層建筑。
3. 玻璃是超高層建筑不可代替的墻體材料
3.1 玻璃同時具備四大特點
玻璃門窗(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用于建筑的歷史非常久遠,甚至于難以考據。玻璃幕墻的應用,則開始于1951年建成的紐約利華大廈,此后迅速成為高層建筑,特別是超高層建筑首選的墻體材料。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