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窗幕墻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在國家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率不斷提高,為建筑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這也是我國建筑門窗幕墻行業得到較快發展的根本原因。2013年8月27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撰寫的《2013中國人類發展報告》在北京舉行發布會。該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新增3.1億城市居民,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屆時,城市人口總數將超過10億。城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將達到75%。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將進一步增強。每年我國將有30多億平方米的新建建筑需要用到門窗和幕墻。2010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同比增長3.09%,是近十多年最大年增幅;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歷史性變化。

二、我國門窗幕墻行業的增長點
1)得益于建筑業價值鏈的良性發展。我國的建筑業連續多年持續增長,建筑必然要使用門窗和幕墻,建筑玻璃、型材、板材和涂料則是不可缺少的材料。
2)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將出現巨大的商機。中國的建筑節能工作剛剛開始,早年建成的建筑大部分為嚴重耗能建筑,今后還需要大量的技術改造。同時新建建筑節能指標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如將加大中空玻璃的使用,新型隔熱鋁型材的使用等。涂料也是大有作為和發展空間的。新的節能科技也將得到更大范圍的應用。



3)國際市場的開拓。中國的建筑門窗幕墻企業已經走向世界,中國幕墻企業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異已經不是很大,在人力資源和價格等方面還有相當的競爭力。同時,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門窗幕墻生產和使用國,偉大的實踐必定會帶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這也將大大增強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建筑門窗幕墻行業的發展趨勢
1)標準化
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稱為標準化。它包括制定、發布及實施標準的過程。標準化的重要意義是改進產品、過程和服務的適用性,防止貿易壁壘,促進技術合作。標準化的主要作用是組織現代化生產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條件,是合理發展產品品種、組織專業化生產的前提,是公司實現科學管理和現代化管理的基礎,是提高產品保證安全、衛生的技術保證,是國家資源合理利用、節約能源和節約原材料的有效途徑,是推廣新材料、新技術、新科研成果的橋梁,是消除貿易障礙、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通行證。標準化標志著一個行業新的標準的產生。通過標準化以及相關技術政策的實施,可以整合和引導社會資源,激活科技要素,推動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加速技術積累、科技進步、成果推廣、創新擴散、產業升級以及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系統化
關于什么是系統化,什么是系統化門窗(系統門窗或系統窗),什么是系統化幕墻?這些概念有許多說法,通過分析,我們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質?
⑴系統一詞,來源于古希臘語,是由部分構成整體的意思。
今天人們從各種角度上研究系統,對系統下的定義也不下幾十種。如說“系統是諸元素及其順常行為的給定集合”,“系統是有組織的和被組織化的全體”,“系統是有聯系的物質和過程的集合”,“系統是許多要素保持有機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動的東西”,等等。一般系統論則試圖給一個能描示各種系統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統定義,通常把系統定義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在這個定義中包括了系統、要素、結構、功能四個概念,表明了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環境三方面的關系。
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性質。用亞里斯多德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來說明系統的整體性,反對那種認為要素性能好,整體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說明整體的機械論的觀點。
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當作一個系統,分析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系統、要素、環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和變動的規律性,并優化系統觀點看問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系統是普遍存在的。
系統論的任務,不僅在于認識系統的特點和規律,更重要地還在于利用這些特點和規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創造一系統,使它的存在與發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說,研究系統的目的在于調整系統結構,協調各要素關系,使系統達到優化目標。
系統論將世界視為系統與系統的集合,認為世界的復雜性在于系統的復雜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應的系統與環境的關系。它將研究和處理對象作為一個系統即整體來對待。系統論反映了現代科學發展的趨勢,反映了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特點。反映了現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所以它的理論和方法能夠得到廣泛地應用。系統論不僅為現代科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方法,而且也為解決現代社會中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種復雜問題提供了方法論的基礎。系統觀念正滲透到每個領域。我們需要用系統論的思想認識建筑門窗幕墻行業,進而指導行業的發展。只有這樣,行業的科學發展才可能變成現實。因此將系統論的思想應用于建筑門窗幕墻行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系統化門窗(系統門窗或系統窗)、系統化幕墻(系統幕墻)正是系統論思想在建筑門窗幕墻行業的具體應用。
⑵系統化門窗與幕墻
門窗系統、系統化門窗(系統門窗或系統窗)的代表性概念:組成一樘完整的門窗各個子系統的所有材料(包括型材、玻璃(詞條“玻璃”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五金、密封膠、膠條、輔助配件及配套紗窗),均經過嚴格的品牌技術標(詞條“技術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準整合和多次實踐的標準化產品,利用專用的加工設備和安裝工具,并按照標準的工藝加工和安裝的門窗。門窗系統不僅僅只是材料成系統,還需要系統技術支持,系統的售后服務。

對于“系統窗”和“普通窗”的區別,可以通過電腦的“品牌機”和“組(拼)裝機”做比喻,目前在項目招標中經常提到的“高檔斷橋鋁合金窗(詞條“斷橋鋁合金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即使各項材料均使用一些品牌產品,但門窗整體缺乏統一的技術設計整合,構成門窗的各個子系統的材料之間配置不合理,兼容性不好,很難保證整窗的優異性能,更無法達到甲方項目最優的性能價格比要求。 我國目前成熟度較高的源自歐洲的門窗系統有:旭格,羅克迪、阿魯克(鋁型材系統)、Forster、瑞士嚴實(JANSEN) (鋼制型材系統門窗);國內自己研發的門窗系統有:MSL門窗系統(美獅隆)、遼沈的麗格系統、貝克洛等。
真正的系統門窗是一個性能系統的完美有機組合,需要考慮水密性、氣密性(詞條“氣密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抗風壓、機械力學強度、隔熱、隔音、防盜、遮陽、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還要考慮設備、型材、配件、玻璃、粘膠、密封件各環節性能的綜合結果,缺一不可,最終形成高性能的系統門窗。
3)信息化
1997年召開的首屆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對信息化和國家信息化定義為:“信息化是指培育、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的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國家信息化就是在國家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農業、工業、科學技術、國防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實現國家現代化進程。”實現信息化就要構筑和完善6個要素(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建設國家信息網絡,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發展信息技術和產業,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國家信息化體系。信息化代表了一種信息技術被高度應用,信息資源被高度共享,從而使得人的智能潛力以及社會物質資源潛力被充分發揮,個人行為、組織決策和社會運行趨于合理化的理想狀態。同時信息化也是IT產業發展與IT在社會經濟各部門擴散的基礎之上的,不斷運用IT改造傳統的經濟、社會結構從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狀態的一段持續的過程。根據最新公布的2006-2020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