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光伏業萎靡不振、企業不斷倒閉破產的日子正在發生大逆轉。18日彭博新聞社一則消息稱,光伏產業正面臨著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陽能(詞條“太陽能”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面板短缺,這將一舉扭轉全球產能過剩引發的長達兩年的產業萎靡。報道稱,今年光伏電池板的安裝量將上漲29%,這也是自2006年以來全球第一次出現光伏電池板短缺的問題。
報道稱,這一形勢的改變使得中國的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等制造商受益。而在短缺的情況下,制造商將優先向大型的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發電場供貨,而小型的屋頂太陽能系統市場將受到威脅。
彭博援引IHS公司的太陽能分析師斯特凡·德哈恩表示,“電池和組件過剩的狀況已不復存在,目前太陽能行業已經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邁哲華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咨詢總監對無所不能(微信公號caixinenergy)表示:“這種情況確實在發生,最明顯的信號就是硅料價格的上升。組件供需情況也的確比前兩年好多了。這直接說明整個產業鏈現在都恢復了產能供需平衡,需求信號能通過價格直接傳達到產業鏈上游,以前產能嚴重過剩的時候價格信號其實是癱瘓的。”
彭博報道援引數據稱,該行業今年的全球光電裝機量可能多達52吉瓦gigawatts,明年的裝機量可能為61吉瓦,較五年前的需求量超過7倍。而2013年的裝機量總計為40吉瓦。
光伏業大逆轉也在各家公司的財報中有所體現。
英利是目前全球電池組件出貨量最大的光伏企業,并在業績持續虧損的情況下,不斷增加出貨量。2014財年第一季度英利凈虧損額達到3.41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118億元虧損額大幅縮小;毛利率達到15.7%,同比飆漲282.93%。英利重申,2014財年其光伏組件(詞條“光伏組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出貨量將達到4至4.2吉瓦,同比漲幅預計在23.7至29.9%。
近年來英利董事長苗連生的那句,“企業奔跑在光伏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更像一場馬拉松,比拼的不僅是誰跑得快、跑得早,更是誰能更堅持到最后”,似乎也正在得到應驗。
而晶科能源?剛披露第二季度財報也顯示,出貨量迅猛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186%,晶科已經連續五個季度盈利。
一些廠商也開始擴大生產。如今年5月,加拿大太陽能公司與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打造合資公司,開始在中國建造新的電池工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