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上海美特幕墻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演講題目:《既有玻璃幕墻改造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對話建筑師,我作為幕墻的一個工作者,早在二十年前,任何工作都有對話,為什么?每一個幕墻項目都要和建筑師對話,對話了二十年。所以我想,今后的對話很重要。在這里,我首先介紹一下當前的行業數據,然后再講一講,安全改造,節能改造,然后面臨的問題。我建議的改造重點,應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

問題是時代的格言,這是馬克思的講的,所以你的改造,你的問題,你的創新等,都需要尋找問題,所以我提了一個幕墻問題和問題幕墻,幕墻問題,是講我們行業的問題,問題幕墻,是講個體、單項。為了發展,要尋找問題,要尋找發展中的問題。前兩個五年計劃中間的幕墻的發展,每年以35%左右的增長,但是后來有拐點了,這個數據,也是核實過的,這是兩個幕墻公司上市的時候,招股書里面寫的,是真的。另外,我也用各種方法,測定這個數據基本正確,因為如果有一個錯誤的數據,比沒有數據還糟糕。所以這個紅線是我畫的,藍線是發展,中國這么大,體量還是很大的,但是年增長率有拐點。

年增長率和年產量這一對市場供求關系,在2005前后出現失衡,成極大的反比態勢,就目前的關系比例來看,行業的產能呈現嚴重的過,F象。


最后,幕墻是藍線,建筑是紅線,外墻是綠線,幕墻是跟著這個跑,所以整個幕墻行業,已經遇到了一個拐點,這個拐點,是一種比較理性的,比較正常的新常態,不要因為數量的下行,就產生很緊張,其實數量的下行,就要求我們質量的上行,技術的上行,正好是一個非常好的,回過頭來在大發展之后的反思,在大發展之后的尋找問題,然后去解決問題,這才是健康的門窗幕墻行業。

最后后再看幕墻行業,從產值來看,老大,遠大(藍線),老二,江河(紅線),從2011年起,開始下降了,因為兩家都是上市公司,這個數據絕對是真實有效的。業內的同仁都知道,如果一個幕墻公司,它的毛利在15%以下,那他凈利潤就沒有多少了,所以整個行業面臨到一個高溫,快速擴張,到理性的,合理的發展階段,大家要有這樣一個概念,在這個時候,我們再看一看,我們應該做什么?
玻璃幕墻在上海出現是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我們看到了建筑幕墻對美化城市,更新城市外貌的劃時代意義,我們看到改革開放,為建筑師思維,打開了一個道路,我們看到建筑設計,百花齊放,海納百川的新浪潮的涌動。最近要寫上海地方志,所以有建筑地方志,還有幕墻地方志,我參與這個活動,我們要選出一些有技術拐點,技術劃時代的一些工程,尋找那些工程作為載體,這是很著名的,陸家嘴的建筑幕墻,上面的大高個子,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BIM。救人一命是七級浮屠,金茂大廈是73級浮屠。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