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為強化環保、能耗、安全等標準約束,更好地發揮行業規范條件在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中的作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新的《平板玻璃行業規范條件》,主要對新項目準入標準進行提出要求,鼓勵和支持現有平板玻璃企業通過異地搬遷退城入園,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延伸產業鏈。在生產技術改造方面,強調加強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從源頭上減少粉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產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質量保證能力和本質安全水平。
近年來,產能過剩一直成為困擾玻璃行業的重要問題之一,平板玻璃的產能利用率僅為73.1%。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人士判斷,平板玻璃的產量將在2020年達到峰值,規模在8.2億~8.5億重量箱。如果延續目前的發展方式,平板玻璃產能過剩的局面還將加劇。正是由于產能過剩,新年伊始玻璃現貨行業的風向標——沙河玻璃價格就出現了高臺跳水,降價累計約70~80元/噸。市場人士認為,這體現了生產企業的恐慌性心態。
當前我國玻璃行業的產能過剩,結構性特征十分明顯。從產品結構看,普通浮法玻璃產能過剩,優質浮法比例僅為35%。此外,玻璃的加工率僅為40%,而世界平均水平約55%,發達國家可達80%以上,這導致我國每年還要進口不少高科技玻璃產品。
對此,新《規范條件》提出,將鼓勵和支持現有普通浮法玻璃生產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轉產工業玻璃、在線鍍膜玻璃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玻璃精深加工,加速產業結構調整。


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廣東出口平板玻璃 1082.2萬平方米,價值4267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別下降42.1%和23.8%,平均出口價格為3.9美元/平方米,上漲31.5%。

發改辦運行[2007]1959號文“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產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發至各省、市、自治區及計劃單列市。《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產能力工作,同時要求目前仍然存在落后平板玻璃生產工藝的省區

【中國幕墻網 05月14日消息 】“繼2007年鐵合金行業整體退出之后,2009年平板玻璃全行業退出。”在近日召開的世博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周敏浩介紹說,經過三年的產業結構調整,上海產業結構逐漸呈現出“三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