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以氣相色譜-質譜方法,對2 個( 批) 膠粘劑樣品的苯含量檢測結果來看,1 號膠粘劑樣品苯含量( 6. 5 g /kg) 超過國家標準規定( ≤5. 0 g /kg) 。2 號膠粘劑樣品苯含量( 4. 1 g /kg) 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5. 0 g /kg) 。
1. 2. 3 用質譜儀對膠粘劑樣品中苯成分定性
用質譜儀對樣品中苯成分定性試驗見圖7 與圖8( 苯相對分子質量為78) 。
對1 號與2 號樣品驗證結果: 確證樣品中苯成分出峰時間約3. 6 min。
2 氣相色譜法與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的檢測結果分析
按GB 18583—2008 規定的氣相色譜方法,檢測出1 號和2 號膠粘劑樣品中的苯含量分別是17. 9 g /kg和14. 8 g /kg,而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檢測出樣品的苯含量分別是6. 5 g /kg 和4. 1 g /kg,2種方法檢測出的苯含量數據相差較大。
氣相色譜( GC) 方法主要是利用物質的沸點、極性及吸附性質的差異來實現混合物的分離。待分析樣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氣體( 即載氣,也叫流動相) 帶入色譜柱,柱內含有液體或固體固定相,由于樣品中各組分的沸點、極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種組分都傾向于在流動相和固定相之間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載氣是流動的,這種平衡實際上很難建立起來。也正是由于載氣的流動,使樣品組分在運動中進行反復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結果是在載氣中濃度大的組分先流出色譜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濃度大的組分后流出。當組分流出色譜柱后,立即進入檢測器。檢測器能夠將樣品組分的濃度轉變為電信號,而電信號的大小與被測組分的量或濃度成正比。該信號大小與單位時間進入火焰中物質的碳原子數成正比,即“等碳響應”[1],當將這些信號放大并記錄下來時,就是氣相色譜圖,氫焰離子化檢測器( FID) 對烴類的相對質量響應值( Sm) 基本上是相等的,響應值( Sm) 近似1[1]。所以氣相色譜檢測時,碳數一樣的成分易出現重疊峰圖譜。
氣相色譜法缺點是結果易受干擾,而且響應值低、峰形拖尾嚴重,易受干擾,無法進行定性,特別是基質復雜的樣品,直接影響到實驗結果。
GB 18583—2008《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規定的氣相色譜方法檢測苯含量原理: 試樣用適當的溶劑稀釋后,直接用微量進樣器將稀釋樣注入進樣裝置,并被載氣帶入色譜柱,在色譜柱內被分離成相應的組分,用氫火焰離子檢測器檢測,并記錄色譜圖,用外標法計算苯含量。所以檢測的苯含量會出現“等碳響應”,從而檢測數據偏高。
質譜法在定性分析中可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將分離技術與質譜法相結合是分離科學方法中的一項突破性進展。在眾多的分析測試方法中,質譜法被認為是一種同時具備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普適性方法。氣質聯用( GC-MS) 其實就是在氣相色譜儀后面加上了質譜議,然后把氣相的檢測器去掉,將質譜作為檢測器。這樣不僅能將各個物質分離開來,而且還能通過質譜鑒別各個物質的種類。GC-MS( MSD) 可集定性和定量或稱鑒定和檢測于一體,其定量基礎是被測組分的峰強或峰面積與其量成正比。而且可對未完全分離峰( 2 個或3 個組分的混合峰) ,分別準確定量[1]。目前,GC-MS 聯用法被廣泛應用于復雜組分的分離與鑒定,其具有GC 的高分辨率和MS 的高靈敏度,數據更加可信。
從GC 法的標樣譜圖( 圖1) 看,苯出峰高度較低,檢測樣品干擾相對大些,從GC-MS 聯用法的標樣譜圖( 圖4) 看,苯出峰高度較高,檢測樣品干擾小。
3 準確檢測膠粘劑有害成分的意義及建議
由于化工原料價格上漲,導致膠粘劑成本上升,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會回收化工廠廢棄料作為生產膠粘劑的原料。由于化工廠廢棄料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在利用其進行膠粘劑生產時會不可避免地引入或產生多種有毒有害成分,從而降低膠粘劑產品的安全性能,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膠粘劑的有毒有害物質種類及檢測方法的國家標準GB 18583—2008 已跟不上產品的發展需要,主要體現在2 方面:一方面,相似相對分子質量、相似官能團物質種類增多,氣相色譜法檢測已受到雜質的嚴重干擾,測出的數據呈假陽性,尤其是檢測苯含量,檢測數據缺乏真實性與可靠性,從而影響準確性,也不符合科學公正準確的檢測原則性要求。另一方面,產品中可能存在標準中沒有規定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必將損害人體健康。因此,亟待制定出新的衛生標準及其檢測方法,以保障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日常檢測工作中積累的數據和經驗,對膠粘劑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建議如下:
( 1) 對于GB 18583—2008 中附錄B 規定的氣相色譜方法檢測苯含量,可以參考GB 18582—2008《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內墻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中附錄A 增加檢測苯含量的條件及增加定性鑒定苯的步驟。
( 2) 在GB 18583—2008 附錄B 中增加另一種方法即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檢測膠粘劑中苯含量的方法。
( 3) 有關部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應重視并開展對膠粘劑中有毒有害成分的監測,包括標準規定的有毒有害成分監測和標準無規定的其他未知有毒有害成分監測( 未知有毒有害成分可用質譜法鑒定) 。對膠粘劑的安全性可以實行風險監測,也可以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動態監測,發現問題即采取有效的應急處理措施。
4 結語
采用氣相色譜法檢測膠粘劑苯含量,響應值低、峰形拖尾嚴重,檢測的結果易受干擾,而且無法進行定性分析,特別對于基質復雜的樣品,很難給出準確的檢測結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GC-MS) 檢測膠粘劑苯含量,響應值高,峰形清晰,不僅能將樣品中的各個物質分離開來,而且還能通過質譜對各個物質的種類進行定性鑒別。GC-MS 聯用法因其同時具備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和定性鑒別功能,有望成為膠粘劑中苯含量檢測的普適性方法。
參考文獻
[1]吳烈鈞.氣相色譜檢測方法[M].2 版.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