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2016年會論文集系列 未盡許可不得轉載 違者必究
1.概述
在大型公建項目(機場、會展類工程)中,如何更好地解決大空間、大跨度幕墻結構受力體系問題以實現最優的建筑立面效果,一直是建筑師、幕墻設計師所共同努力的方向。而目前最常用的幕墻手法主要是以點支式玻璃幕墻為主,索桁架、桿桁架、單層索網、自平衡、肋駁接等各種類型的點式幕墻因其新穎的結構造型、通透的視覺效果深得廣大建筑師的喜愛。而傳統框架式幕墻因其結構體系受限,擺脫不了粗壯、密集的鋼結構,漸漸的淡出了大型公建項目的舞臺。
近年來,新興出現的拉索(桿)與框架結構復合體系,因其兼備框架幕墻的線條感和點式幕墻的結構通透性,吸引了諸多建筑師的目光,并在各類大型公建項目中嶄露頭角。
拉索(桿)與框架結構復合幕墻的結構設計原則,主要由幕墻橫向構件(詞條“構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來承受大跨度幕墻的風荷載和水平地震荷載,幕墻的自重荷載由豎向的拉索(桿)來承擔。而豎向的拉索(桿)可以隱藏于玻璃板塊的豎縫位置,減少結構構件的外露,達到良好的外視效果。
2.系統適用
因為拉索(桿)與框架結構復合幕墻主要采用橫向構件承受幕墻的水平荷載,所以,玻璃板塊受力模型通常為上下邊對邊簡支板,故玻璃板塊宜采用橫向長條型分格尺寸。
圖1為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EWS-1系統的典型局部立面,玻璃分格尺寸為3500mm(寬)×1800mm(高),玻璃采用12+1.9PVB+12+16A+15的中空鋼化夾膠LOW-E玻璃,鋁合金橫梁跨度為10.5m。

圖2為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會議中心的典型局部立面,玻璃分格尺寸為3000mm(寬)×2000mm(高),玻璃采用8+1.52PVB+9+12A+10的中空鋼化夾膠LOW-E玻璃,橫梁跨度為9m。

圖3為常州博物館的典型局部立面,玻璃分格尺寸為2200mm(寬)×1200mm(高),玻璃采用8+12A+8的中空鋼化LOW-E玻璃,鋁(詞條“鋁”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合金(詞條“合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橫梁跨度為6.6m。

所以,拉索(桿)與框架結構復合幕墻適用于大跨度結構、建筑立面強調橫向線條、板塊分格以橫向長條形大分格為主的建筑類型。
3.節點構造設計
3.1隱藏式拉索與橫梁連接節點

為了達到最優的立面效果,設計通常將豎向吊索隱藏于玻璃板塊的豎向拼縫位置,鋼橫梁通過特制的緊固件與通長拉索固定(詞條“固定”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所有的連接構造在幕墻十字接縫處的內部空間完成。拉索穿過鋼板連接件的孔位設計成大圓孔或長圓孔,以減少橫梁在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位移對拉索受力產生的影響。因橫梁跨度通常都比較大,所以設計采用鋼橫梁作為主受力構件,可以優化結構受力性能,從而獲得更小的桿件(詞條“桿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截面和更低的經濟投入(圖4)。
3.2不銹鋼拉桿與橫梁連接節點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