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如:隱框玻璃幕墻保溫性能設計,XN-04。
• 立面圖。立面圖應以方向或軸線定義的方式命名為:“X立面圖”,編號為“LM-N”。
如:北立面圖,LM-01;A-N軸立面圖,LM-02。
• 大樣圖。大樣圖的命名為:“大樣圖X”,編號為“DY-N”。
如:大樣圖三,DY-03。
• 平面圖。平面圖應以樓層定義的方式命名為:“X平面圖”,編號為“PM-N”。
如:八層平面圖,PM-06;轉換層平面圖,PM-09。
• 節點圖。節點圖的命名應以位置及內容雙重定義的方式命名為:“W節點X”,編號為“JD-N”。其中大面幕墻(包括玻璃,鋁板(詞條“鋁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花崗巖幕墻)編號為“JD-AN”,結構玻璃幕墻編號為“JD-BN”等。
如:塔樓玻璃幕墻縱剖節點一,JD-05;裙樓點式幕墻(詞條“點式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橫剖節點二,JD-B06。
• 預埋件圖。預埋件平面圖應以樓層定義的方式命名為:“X層預埋件平面圖”,編號為“MJ-N”;預埋件立面圖應以立面位置定義的方式命名為:“X立面預埋件圖”,編號為“MJ-N”;埋件分區圖應以主體圖定義的方式命名為:“X層Y區預埋件平面圖”,編號為“MJ-N-A”;。
如:八層預埋件平面圖,MJ-06;東立面預埋件圖,MJ-09;八層A區預埋件平面圖,MJ-06-A。
• 板塊編號圖。板塊編號的命名方式為:“板塊編號圖X”,編號為“BH-N”。
如:板塊編號圖三,BH-03。
• 防雷平面圖。防雷平面圖應以樓層定義的方式命名為:“X層防雷平
面圖”,編號為“FL-N”。
如:八層防雷平面圖,FL-06。
• 立面展開圖。立面展開圖應以展開立面的主次順序命名為:“立面展開圖N”,編號為“ZK-N”。
如:立面展開圖二,ZK-02。
• 鋼架立面圖。鋼架立面圖應以鋼架立面圖的主次順序命名為:“鋼架立面圖N”,編號為“GJ-N”。
如:鋼架立面圖二,GJ-02。
四、文字標注的設計標準
為使文字標注標準化,提高設計圖紙的參考價值,規范出圖質量,全面落實設計圖紙的標準化,特制定本標準,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1.所有文字標注都選用漢字HZ,由字庫romans.shx和hz.shx生成,寬度系數為0.75。
2.圖框中的建筑師,發展商,工程名稱,圖名等采用4.0mm高HZ填寫,比例及圖紙編號采用3.0mm高HZ填寫。
3.圖中的漢字采用3.5mm高HZ。
4.尺寸標注都選用標注形式DIM,其箭頭形式為Closed Filled,大小取為1.5;標注文字取為HZ,字高取為2.5,顏色取為黃色。
5.文字標注放置在引出線的前面或后面,應盡量排列整齊,分布均勻,其中文字標注的引出線由AUTOCAD指令LEADER產生。
6.文字標注中漢字和數字同時出現時,應盡量將數字排在前面或上面。
7.對于漢字HZ不能生成的漢字,可以選用漢字HZ1。由字庫romans.shx和hztxt.shx生成,寬度系數為0.75,同等情況下字高應增加0.5。
五、幕墻填充圖例的設計標準
為使幕墻填充圖例的設計標準化,保證圖面質量,提高制圖效率,幕墻填充圖例應遵守下列設計標準。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六、設計總說明的設計標準
為使設計總說明的設計標準化,保證設計總說明的質量和完整性,設計總說明應至少包括工程概況、設計依據、設計荷載、物理性能、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構造設計、加工要求、施工要求及一般說明等十個部分,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建設地點、工程業主方、建筑設計單位、建筑總承包單位和建設監理單位全稱;本工程地理位置情況、建筑物標高、層數、主體結構形式、幕墻工程標高、標準層高、總面積;設計范圍,建筑設計,方案設計等。
2.設計依據:本工程所參照和引用國家和地方頒布的有關規范規程、法令和行業標準文件等;
• 設計荷載:本幕墻風荷載取值的依據,列出最大標準風荷載值和最大設計風荷載值及其所處部位,如有模型風洞試驗,應分析試驗結果,確定風荷載取值;抗震設防烈度及其地震作用(詞條“地震作用”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取值;溫度作用的取值等;
• 物理性能:本幕墻的設計風壓變形性能;空氣滲透性能;雨水滲透性能;平面外變形性能;防火;防雷;隔聲;保溫;撞擊;結露等;
• 材料選擇:表明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材料的材質,規格,產地,主要性能指標。一般應包括鋁合金型材,鋼制件,玻璃(反射率),金屬板,石材及其它板材,硅酮膠,五金配件及其它附件。
6. 結構設計:應對本工程的主體結構體系,荷載組合,傳力途徑,預埋件等進行詳細說明。
7.構造設計:應表明本幕墻工程設計構造形式和連接節點具有的安全性,先進性,合理性,立面分格及幕墻的構造厚度等。
8.加工要求:應表明加工精度的要求等。
9.施工要求:應表明與土建設計施工的配合要求;與電氣設計施工的配合要求;對幕墻施工的要求及施工精度的要求等。
10.一般說明:清洗設備(詞條“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及對設計資料的一般說明。
七、幕墻平面圖的設計標準
幕墻平面圖是幕墻設計中表達幕墻材料、分格及其所在平面位置的依據,并最終決定了幕墻外裝飾面的平面位置。幕墻平面分格影響著立面效果、工程的材料利用率。為使幕墻平面圖的設計標準化,保證幕墻設計的質量,現分成準備工作、幕墻平面圖的繪制、后處理三部分進行說明。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 準備工作
1.建筑平面的繪制:幕墻平面是以土建的平面圖為基準進行繪制,如有土建的CAD圖,也應首先確認其準確性,最后確定是否可以利用。為了保證幕墻平面圖準確性、完整性,并從圖面美觀考慮,建筑平面的繪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各層的主要結構,包括柱,框-剪結構的剪力墻。主要結構用solid圖案進行填充。內部隔墻(詞條“隔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一般不予畫出。②準確定出結構外邊線,柱間軸線。其中軸線號圓取直徑D=8mm, 軸線號字體高3.5mm。
2.幕墻厚度的確定:應根據結構計算及節點設計的要求確定。一般玻璃、鋁板幕墻厚度可取200~300mm,石材幕墻厚度可取100~200mm。最后所取的幕墻厚度同時應和節點圖協調統一。
幕墻平面圖的繪制
• 不同幕墻種類的表達:為了能在平面圖中清楚表達、區分出不同幕墻種類,現將不同圖例列出如下所示:
幕墻平面圖應準確畫出主要受力構件的位置及定位軸線,并表示出外裝飾線及幕墻種類。一般由外裝飾線、帶中軸線立柱、幕墻種類區分線、結構外邊線四部分組成,前三種線為細線,如結構外邊線為看線則也為細線,否則為0.5的粗線。外裝飾線到結構外邊線就是所確定的幕墻厚度。
• 各種幕墻的繪制方法:幕墻平面圖的繪制是在以所確定的建筑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繪制的。在沒有其他方案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可按原土建的建筑方案進行。
幕墻平面圖的繪制是在遵循方案設計意圖的基礎上進行幕墻分格的選擇、劃分,并要求幕墻分格要大小協調統一,經濟實用。下面據此提出幾點要求:
• 玻璃幕墻一般水平分格b≤1500mm,如沒有特殊的要求一般分格在1200mm左右選取。并要與立面分格相協調選取。
• 鋁(詞條“鋁”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板幕墻應根據所采用的品牌,選擇所需的規格,并應清楚該品牌所能提供的最大規格。鋁板分格時在陽角不斷開,而且此轉角鋁板寬度b1+b2≤最大規格寬-25(橫向布置的鋁板不受此限制)。陽角處一般只設置一個立柱,陰角處除90度轉角外,一般都設置雙立柱,同時要與節點圖一致。

• 石材幕墻一般水平方向為長邊。石材分格長邊b≤1500mm,短邊a≤900mm(從經濟方面考慮)。并要與立面分格相協調選取。
• 清玻璃幕墻分格一般較大,可在1000~1800mm之間選取。并注意如為吊掛玻璃,則玻璃應在所吊掛的梁底下。并要與立面分格相協調選取。
3. 特殊部位的繪制:
、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洞口 不要隨意增減,改變門的大小位置,如有設置門套的一般按節點設計用0.5寬中粗線畫出,并表示出主要受力構件及門的開啟方向。對土建予留洞口一般要作百葉窗通風,不要在此處用實體幕墻將其封死。
②獨立窗 獨立窗洞口四周的幕墻厚度取一般50mm進行繪制, 同時要與節點圖一致。并要用圖例表示出能看到的裝飾面。
、叟畠簤ιw頂 女兒墻蓋頂一般用3mm厚單層鋁板作收口兼避雷閃接器之用,具體做法可參考節點圖進行繪制。
④凹凸裝飾線 要用圖例表示出能看到的裝飾面。
幕墻平面圖的后期處理:
• 標注按《關于文字標注的設計標準》進行。另外圖名用8mm高HZ字體進行標注,其下間隔2.5mm用1mm粗線和細線組成,粗線與細線間隔1.5mm。并在圖名的同一水平底線的右角標上“比例”及比例大小。
• 圖框采用外部引用,引用的圖框應放在與平面圖相同的子目錄下。
• 在圖的右下角列出圖例說明
• 畫另一層的平面圖時不要移動整個平面圖的位置,以便以后平面的定位,圖塊的插入,引用。
八、幕墻立面圖的設計標準
幕墻立面圖是幕墻設計中表達建筑幕墻立面設計效果、幕墻材料及所在位置、分格的重要方法。為使幕墻立面圖設計標準化,保證立面設計效果和幕墻設計的質量,現提出以下幾點要求,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 幕墻立面圖的繪制要以幕墻平面圖為基準,根據所確定的建筑方案對立面進行分格。并要求能準確的畫出立面的水平分格、凹凸關系、窗洞的位置,并一般用0.5的線寬畫出最外層有凹凸關系的線,當有二級凹凸時用0.35的線寬。
• 分格線用0.25細線。
• 用不同的填充圖案表示不同材料,并將填充圖案放于同一圖層之上。常用的材料填充圖案詳見《關于幕墻圖例填充的設計標準》。
• 在梁底及窗臺頂一般有豎向水平分格線,此處為豎向防火分隔區。要盡量避免玻璃跨防火區設置。
• 女兒墻蓋板頂部標高一般應比土建女兒墻頂標高高出100mm。獨立窗部分上下要往里偏移一個外包厚度50mm,具體數值還需與節點統一。
• 立面圖的豎向標注應包括樓層標高引出線、標注線、標高、樓層號四部分組成。下邊分別說出各自的作法:
層標高引出線:用center線伸進幕墻外邊線10mm,到標高符號交線外伸5mmm止。
標注線:至少有三道,豎向板塊分格尺寸標注(同時應有到樓層標高處的定位標注)、層高標注、建筑總高標注。
標高:在標注線的外側,標高符號高3 mm,字高2.5mm,兩根斜線成45°相交于被注的高度。標高應以米單位,注寫到小數點后3位。正數標高不注“+”,負數標高應注“-”,零點標高應注寫成“±0.000”。
樓層號:樓層號用“n層”表示,并放在標高字體的水平外側。字體的高度為3.5mm高。
• 立面圖的外輪廓線用1mm粗復合線外包,用1.4mm粗復合線作地面線。
• 立面圖中應標注層高及局部標高。
• 立面圖的后處理同平面圖部分。
九、幕墻大樣圖的設計標準
為使幕墻大樣圖的設計標準化,保證大樣圖的質量和完整性,大樣圖的設計應遵守下列標準。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1.設計順序:大樣圖的設計應首先遵循一定的設計順序。主要大樣應首先設計,編號在前,特殊大樣靠后設計,編號也靠后。
2.基本內容:大樣圖的設計的內容應至少包括:
A、大樣圖所采用的比例不應小于1:50,最好選用1:25。
B、大樣圖應至少包括立面大樣圖,平面大樣圖及剖面大樣圖三個部分,立面變化比較復雜時,還要求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立面大樣圖,平面大樣圖及剖面大樣圖。
C、大樣圖應標注詳細的節點索引圖。
D、立面大樣圖除15mm寬的膠縫可以用單線條簡單表示外,其余設計應按節點設計的實際情況表達清楚。
E、立面大樣圖應用實物填充的方式區分不同的材料。
F、平面大樣圖應對面材的平面分格,橫梁及立柱的位置及連接,防火等有清楚的表達,并注意與節點設計保持一致。
G、剖面大樣圖應對面材的立面分格,橫梁及立柱的位置及連接,防火保溫措施等有清楚的表達,并注意與節點設計保持一致
十、幕墻節點圖的設計標準
為使節點圖的設計標準化,保證節點圖的質量和完整性,節點圖的設計應遵守下列標準。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1.設計順序:節點圖的設計應首先遵循一定的設計順序。主要節點應首先設計,編號在前,輔助節點及收邊節點靠后設計,編號也靠后。同時,設計主要節點時,應考慮與輔助節點及收邊節點的配合,盡量減少對輔助節點及收邊節點的特殊處理。
2.基本原則:節點圖設計的基本原則是表達清楚,標注詳細。
A、根據幕墻結構及性能的要求,對幕墻的主要部分進行詳細設計,設計過程中應始終貫徹經濟的原則。
B、應對節點圖的施工定位,與立面圖及平面圖的對應關系進行詳細表述,使節點圖具有較高的施工可行性。
C、應根據制圖規范及三視圖的原理,對節點設計中的參考投影線及投影面進行合理表達,增強圖面的可讀性。
D、將文字標注及引出線擺放整齊,合理選用制圖比例,使圖面表達整潔美觀。
E、節點應首先從局部立面圖中索引,也可從其它的節點圖中索引,但都應標注清楚。
3.基本內容:節點圖的設計的內容應至少包括:
A、標準節點部分。標準橫剖節點,標準縱剖節點。
B、縱剖節點部分。窗間墻縱剖節點,封頂縱剖節點,封底縱剖節點。
C、橫剖節點部分。封邊橫剖節點,轉角橫剖節點。
D、立柱安裝節點部分。
E、橫梁與立柱的組裝節點部分。
F、開啟扇五金(詞條“五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配件裝配圖部分。
G、鋁合金型材斷面圖部分。
H、預埋件加工圖部分。
十一、幕墻埋件圖的設計標準
幕墻埋件圖是幕墻設計中表達埋件在平面及立面位置的依據,并最終決定了埋件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上的位置。幕墻埋件圖應包括幕墻埋件平面布置圖、幕墻埋件立面布置圖﹑幕墻埋件剖面圖﹑埋件零件加工圖,為使幕墻埋件圖的設計標準化,保證幕墻設計的質量,F提出以下幾點要求,請設計一部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1. 幕墻埋件平面布置圖繪制要以幕墻平面布置圖為基準,根據節點設計及結構計算,將幕墻埋件的實際平面表示出來,并標注埋件的施工定位尺寸,其定位尺寸一般應包括中心線間距和與相鄰軸線的距離。另外,柱子及剪力(詞條“剪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墻的填充圖案不得用solid填充,應用圖樣填充,以避免填充圖案遮蓋埋件。
2. 幕墻埋件剖面圖的繪制應根據土建結構圖提供的邊梁﹑結構柱等結構構件,在其剖面圖上放置埋件。其次,應有施工定位尺寸﹑樓層標高﹑樓層名稱﹑相關的軸線及其編號,另應有埋件相關的技術要求,剖面圖太多時,可以索引單列,比例應采用1:10。
3. 埋件零件加工圖應包括平面圖﹑立面圖﹑側面圖和剖面圖。標注應詳細。另應有埋件零件的相關技術要求。
4. 所有的樓層都必須有相應的埋件平面圖,以體現埋件的總體平面布置。如果平面圖的比例太小,應采用平面分區的方式表達,盡量使平面布置圖的比例為1:100。
5. 當主體結構立面有斜梁,且斜梁上設計有埋件時,應繪制埋件立面圖,比例應采用1:100。
十二、效果圖投標設計標準
為使圖紙規范化、標準化,提高設計質量及效率,特制定效果圖投標設計標準,請裝飾組參照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第一階段:方案(在第一次答疑前)
1.認真閱讀標書,了解標書的各項具體要求,明確圖紙數量及交圖時間。
2.對標書進行綜合分析,熟悉圖紙,明確甲方對設計的各項要求,如有疑問,應以書面形式提出,經經營人員或主管經理與甲方溝通,給予答復。
3.制定合理的工作日程安排,落實工作量具體負責人員、小組成員,明確主要設計人員在交圖前一天完成所有工作。
第二階段:制圖
1.建模是效果圖的基礎,建模過程中,要與方案設計人員,尤其是立面分格及節點設計人員經常溝通,采用統一分格調、材料及色彩。
2.建模時,圖層命令名統一采用漢字命名。線型及顏色自定。
3.應根據工程設計意圖,選擇合適材料、最佳燈光效果、最佳視點突出方案精彩之處,創造良好的效果。
4.最后渲染前應與小組成員及主管討論,統一之后方可進行渲染。
5.渲染完畢應打一張彩色小樣,經小組成員及立面分格、節點設計人員檢查、修改,然后再作后期處理。
6.配景應在全圖中起陪襯作用,應能反映工程用途及地理位置。
7.應根據業主需要,在建筑色彩、明暗關系等方面作局部調整,使圖面效果更接近需要。
8.在原圖基礎上,作適當的藝術處理,如局部夸張等手法,而使所需效果更加明顯。
第三階段:出圖
1.在打小樣給領導評審修改后,嚴格按照標書要求打印、裝裱、包裝。
2.標書完成后,應及時整理設計文件,做好備份、存檔工作。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