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這座世界第二高樓的低調,或許是因為上海人已經見過很多摩天大樓,過了只為大樓高度而興奮的時代。或者說,他們更多地開始思考,建設“上海中心”這樣的超級摩天大樓,除了刷新城市高度,究竟還能為這座城市增添什么厚度?
上海又抵達了新的高度,而且首次突破云層高度。但從動工到開業,這座城市對此卻始終相對平靜。
4月27日,高達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樓下,“建設者榮譽墻”揭幕,大樓裙房和地下室同時試運營,這座中國第一、世界第二超級摩天大樓開始分步啟用。與2008年11月29日開工相似,這次同樣沒有特意選擇帶“8”的日子,一切都簡單務實。
其實,“上海中心”開業的意義不言而喻,因為這是浦東陸家嘴地區超高層建筑的收官之作。1993年,上海市政府批復了陸家嘴中心區規劃,確定建設3幢超高層。第二年,第一幢金茂大廈開工,整個城市為之動容。1997年,第二幢環球金融中心開工,此后多年都是輿論關注焦點。而“上海中心”給人的感覺,就是靜靜地設計,靜靜地建設,然后靜靜地開業。
這座世界第二高樓的低調,或許是因為上海人已經見過很多摩天大樓,過了只為大樓高度而興奮的時代。或者說,他們更多地開始思考,建設“上海中心”這樣的超級摩天大樓,除了刷新城市高度,究竟還能為這座城市增添什么厚度?
上海不斷攀援向上,究竟是為了什么?
高度下面的深度:為何替陸家嘴挖一條“地道”?
也有人說,“上海中心”之所以相對平靜,甚至有點平淡,是因為沒有去爭世界第一。試想,如果矗立在陸家嘴的是一幢世界第一超級摩天大樓,肯定會吸引更多關注。
2006年4月,當“上海中心”項目管理團隊組建時,世界第一高樓迪拜的“哈利法塔”已開工兩年。作為后發項目,完全有時間在向全球征集設計方案時,把超越“哈利法塔”作為一項要求提出來。
但“上海中心”并不簡單追求世界第一,他們更關注的是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在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建平看來,最終選擇632米的建筑高度,是充分考慮了420.5米的金茂大廈和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高度差。“環球金融中心比金茂大廈高71.5米,上海中心又比環球金融中心高140米,差不多是前兩者高度差的兩倍,在視覺上這是最美的頂部上升弧線。同時,也考慮到了與東方明珠、外灘建筑群、人民廣場等重要建筑、城市空間的關系,以達到遙相呼應的效果。”
不刻意追求建筑的物理高度,是一種發展時代最需要的理性。目前還不為外界所知的是,“上海中心”不僅不求最高,還把很大的功夫做在了不顯眼的地底下。在這里,要完成改善陸家嘴人群流通的關鍵一筆。
這20多年來,陸家嘴核心區一直是浦東開發開放的亮點,但也始終爭議不斷。最讓人詬病的是交通不便,想去的地方明明近在咫尺,抵達卻如天涯。對陸家嘴來說,一個繞不過去的難題,是便利的步行交通究竟有無可能實現。
在“上海中心”地底下,他們為陸家嘴地區代建了一條地下“公共大街”,總投資1.88億元。這條街連接“上海中心”及旁邊的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國金中心和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投入使用后,將使陸家嘴核心區在路面、人行天橋之外,更在地下實現“根系連接”。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公共大街”不但提供交通便利,還具有曲線無邊際的前衛設計風格,流動且富有變化的燈光效果,讓行人感受時尚氛圍。
這些年,陸家嘴先后崛起了235幢高樓,幾乎天天都在長高。但終有一天將不再長高。這一天,隨著“上海中心”的開業,已經到來。作為區域內最高的“大個子”,“上海中心”在建設之初,就將其關注重心投向地下,承擔起了連通周邊摩天大樓同伴的責任,這是相當關鍵的。因為一旦建成后,不可能再重新挖掘地下通道。
一座超級摩天大樓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要與周邊環境協調,更要為所在區域提供公共服務,這才是有擔待的大樓。而這,“上海中心”嘗試了。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