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3. 開放石材懸空保溫系統無抗風壓能力
由于石材面板間膠縫可能會對石材造成污染(硅油污染或吸灰污染),使一些建筑師寧愿設計開縫式石材系統。如果按照JGJ133《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保溫材料與主體結構之間應留有50mm的空間,即保溫材料懸空布置。由于外層石材面板為開縫式系統,風壓會部分地作用在保溫材料上,即要求保溫層應具有抗風壓性能。
4. 8MPa以下石材無加強構造
在GB/T21086-2007《建筑幕墻》中規定:彎曲強度標準值小于8.0MPa的石材面板,應采取附加構造措施保證面板的可靠性。
5.板塊粘接
石材面板不能采用粘接,應該采用機械連接,確保其耐久性和可靠性。北京某工程粘接石材出現斷裂現象,還有工程出現開膠現象。
6. 使用朝天縫、錯縫
由于污染和曝曬等原因的影響,朝天縫更容易失效,除非建筑師強烈要求,盡量避免使用朝天縫。錯縫連接對石材面板的幾何尺寸要求較高,同時掛接難度高,一般盡量不用。
7. SE掛件傳力途徑應明確
SE掛件是比較成熟的掛接系統,但應設計好傳力途徑,否則仍然會出問題。一般應采用下部兩點,即S形掛件作為承載點,F形掛件不承受重力荷載,僅承受風載。設計時應留有足夠的間隙,即使石材面板發生沉降,F形掛件仍然不承受重力荷載。

8. 短橫梁
短橫梁可以節省幕墻的材料用量,尤其對面板比較小的工程,效果比較明顯,特別適合與輕質面板,如瓷板、陶板和千思板等,在石材幕墻的應用中,不值得推薦,會存在間隙調整困難,平面度差等問題,盡可能不用。
9. 大面石材幕墻層間封堵問題
2009年,TVCC大火給幕墻行業帶來巨大的震動。根據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的《民用建筑(詞條“民用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詞條“防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暫行規定》(公通字[2009]46號)的文件精神:“(1)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2)建筑高度小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或B1級。其中,當采用B1級保溫材料時,每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3)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覆蓋。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mm。”,大面石材幕墻采用B1級保溫材料時,層間應進行封堵。
10. 跨間短槽(斜鉤)支承
無論是相向還是相反的跨間短槽連接均不可靠,應避免使用。
11. 面板與龍骨無橫向定位
與單元幕墻掛點一樣,石材面板的掛接也應遵循一定的規則,四點之中應該有一點與龍骨相對規定,其余三點能夠吸收溫度變形,承受垂直幕墻表面的荷載。
12. 面板厚度不滿足標準要求
花崗巖面板厚度至少為25,其他石材GB21086有明確的規定,見表2。一些業外人士開發的幕墻板材系統,在15mm厚的石材后部附加一些保溫材料,或一些可靠性不高的支承構造,面板仍然為主要受力構件。這種系統工程應用后,由于沒有標準支持,無法進行驗收,造成大量的浪費。實踐中,石材厚度不滿足要求的工程,有些出現安全問題。例如北京某工程采用20mm的紅色洞石,還沒有通過驗收即破裂脫落;廣州某工程30厚紅砂巖風化嚴重,出現破裂。
13. 伸縮縫不能傳遞彎矩
采用角鋼(詞條“角鋼”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或槽鋼制作的立柱,在伸縮縫部位應進行專門設計,否則不能傳遞彎矩。
14. h形掛件的保護套設計
h形掛件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掛件,在瓷板幕墻(詞條“瓷板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一些設計為了防止滑動時產生噪音,并避免鋼鋁直接接觸產生雙金屬接觸腐蝕(詞條“腐蝕”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在其搭接部位設置U形襯墊,由于設計不當,導致掛件承載部分壁厚大大削弱,存在安全隱患。
七、玻璃幕墻
玻璃幕墻是應用比較廣泛的外墻系統。在建筑外墻中的主導地位不可動搖,先后出現了很多精品工程。
1. 氟碳涂層與結構膠直接粘接
一些結構密封膠和氟碳涂層的粘接是達不到幕墻要求的,因此隱框幕墻(詞條“隱框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玻璃組件的副框和玻璃之間、氟碳涂層面板間接縫部位的密封應采取措施,提高粘接力。有多種措施可供選擇:(a)涂底漆,然后再打注結構膠,但一些專家認為這種方法并不可靠,屬于“兩層皮”,也沒有比較有說服力的正面報道證明這種方法確實有效,因此尚需進一步觀察、研究;(b)采用組合型材構造,直接粘接結構膠部分與型材其他部分開,直接粘接結構膠部分采用陽極氧化處理;(c)氟碳噴涂過程中,對待粘接部位進行遮擋,保持其表面仍為陽極氧化;(d)采取補救措施,用砂紙等將待粘接表面的涂層去掉,靠自然氧化(大約5μm)。
2. 自攻釘連接
自攻釘連接是一般的連接或定位連接,作為結構連接,其可靠性較差。
3. 鋼鋁型材混合使用(鋁包鋼(詞條“鋁包鋼”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方鋼管內表面不易實現噴丸處理,熱鍍鋅(詞條“熱鍍鋅”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時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導致抗腐蝕性能低下;鋼鋁配合間隙應比較嚴密,否則不能達到共同受力,給防止出現雙金屬電化學腐蝕造成困難。
4. 短壓蓋
明框幕墻采用壓蓋壓接,一方面便于實現等壓腔,另一方面可以與扣蓋實現卡接。采用不連續的壓蓋(短壓蓋),雖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會出現玻璃不平、等壓腔無法形成等問題。
5. 橫梁立柱間連接件(詞條“連接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采用兩點連接
幕墻橫梁常常會出現“耷拉頭”現象,其原因可能有:(1)橫梁承載力不滿足要求;(2)橫梁和立柱的連接比較薄弱,比如橫梁立柱間的連接件采用兩個螺栓(釘)連接,由于其抗扭性能比較差,導致幕墻橫梁發生扭轉。
6. 大截面裝飾條無滴水線
大截面裝飾條上表面會有積灰,如果不設置滴水線,會造成幕墻表面出現較多流痕。如果在裝飾條前端設置滴水線,能有效避免水和灰塵混合流到幕墻表面。
7. 裝飾蓋與活卡口配合
裝飾蓋應與擠壓型材的卡口相連接,這種卡口尺寸固定、精度較高,能夠實現可靠的連接。通過螺釘連接后形成的卡口精度達不到要求,連接不可靠。
8. 開啟腔未設置熱密線
熱密線在節能鋁合金窗的設計中有較廣泛的應用,但在建筑幕墻的開啟腔內應用較少,導致幕墻開啟部位節能效果低下。
9.隱框幕墻采用非定距壓板
隱框幕墻和半隱框幕墻通常采用壓板(壓塊)傳力,其間距一般不大于300mm,有定距和非定距壓板兩種。定距壓板通過連接螺栓緊固后其壓接間隙比較固定,對玻璃面板副框的壓緊力比較一致,便于吸收結構和溫度等變形,減少摩擦噪音,并且能夠避免因壓塊壓得不均造成玻璃面板出現影像畸變現象。
10. 假明框隱框未按隱框幕墻進行設計
假明框通常在隱框幕墻的接縫處加裝一個裝飾條,起到明框幕墻的裝飾效果。這種結構應采用隱框幕墻的設計方法設計中空玻璃和結構膠,即第二道密封膠應采用硅酮結構膠密封。如果采用聚硫膠作為中空玻璃的第二道密封,盡管不一定在紫外線照射下破壞,仍然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11. 隱框中空玻璃下部無托板
中空玻璃結構膠長期承受剪力,對結構膠使用壽命不利,因此JGJ02中要求在玻璃下部應設置托板。該托板與橫梁直接連接比較合理,可以設計成卡接或螺栓連接;采用螺栓與玻璃組件的副框連接可能會影響結構膠的打注,存在質量缺陷,建議慎用。
12. 隔熱條承受剪力
隔熱條在隔熱型材中起到結構傳力、降低熱量傳遞的作用,被幕墻型材廣泛采用。穿條式結構形式,采用復合生產線將隔熱條和鋁合金型材強制壓合。因此在隔熱條與鋁合金型材壓合部位有冷作硬化現象,甚至存在一些微觀裂紋缺陷。如果幕墻的橫梁采用隔熱型材,應采取構造措施,避免隔熱條承受剪力,防止隔熱條與鋁合金型材連接部位發生破壞。一般采用托板或采用較強一側鋁合金型材承受玻璃重量。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