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長江傳媒大廈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后湖街新村,是以長江日報報業集團為主,融合了新聞出版、文化藝術、廣播影視、網絡文化、創意設計、文化制造等多類型文化業態的大型文化產業集群基地。

武漢長江傳媒大廈實景圖
長江傳媒大廈占地面積29041平米,總建筑面積146843平米,總投資10億元,由主樓、副樓和地下室組成,其中主樓建筑高度為243米,共48層,主要功能為高檔辦公,副樓建筑高度為23.85米,主要功能為附屬辦公以及商業和餐飲等。

武漢長江傳媒大廈實景圖
該大樓在整體外形上偏歐式風格,造型自下而上依次收分,賦予建筑一種“直上云霄”的動勢,并通過一體化的手法將裙房(詞條“裙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與塔樓融合起來,形成整體的建筑形象和視覺感受,統一的造型構筑起獨特的建筑語言,而表皮肌理則以“人”字形為主題,呈現出匯聚、融合的形態,符合網絡時代新媒體的特質。

武漢長江傳媒大廈實景圖
設計采用收分的建筑形體,在有限的建筑用地上,將更多的上部空間留給了城市,弱化了高層建筑對城市空間的壓迫感,修長而挺拔的建筑形象豐富了城市空間,營造標志建筑與城市的積極對話。
建筑立面主要以單元式幕墻為主,與主體結構(詞條“主體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同步施工、工廠組裝,節點采用雨幕等壓原理防水,設計更為科學。在幕墻靠近樓面處設計排風系統,空調季節封閉,過渡季節啟動,形成呼吸式幕墻體系,提升室內空間舒適度。

武漢長江傳媒大廈實景圖
外立面采用了逾50%的實體幕墻,被動節能更為優異。同時,豎向的實體金屬幕墻自然成為豎向遮陽構件,作為東西朝向的建筑,對夏季烈日進行了有效遮擋,減少了建筑能耗。建筑造型、結構體系、幕墻系統、遮陽設施和泛光照明五位一體,形成了網絡匯聚流動的立面機理。

武漢長江傳媒大廈實景圖
節能環保(詞條“節能環保”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設計是長江傳媒大廈的主題,這無疑也讓該大樓成為了武漢市最“綠”的超高層辦公建筑,作為一棟48層的建筑,無論外形還是內在,它“綠”得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