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構件、結構的連接節點
有些工程結構施工時沒有預埋
連接件、一些涉及舊建筑改造采用幕墻裝飾的工程要在結構上設置后置件與幕墻鐵
角碼相連。由于部分鐵件出現位移和傾斜,其糾偏連接方案沒經設計確定,而是用
鋼筋、
鋼板、角鐵等材料隨意同鐵件進行
焊接,甚至采用對接平焊、點焊,焊縫不飽滿且有漏焊,焊縫長度、寬度、
強度遠遠達不到要求。對幕墻與結構的連接設計應提出具體要求,
膨脹螺栓不得直接受拉,一般應采用化學脹錨
螺栓,并應進行
拉拔試驗后采用。
連接體與
立柱安裝節點應有三維調節余量,玻璃幕墻不同
金屬材料接觸處應設置
絕緣墊片(一般厚度lmm)或采取其它
防腐蝕措施,
絕緣片的大小不小于接觸面積,以保證鋁合金立柱與不同
鋼材連接件直接接觸,立柱與
橫梁接觸處應設置柔性
墊片。
立柱接頭應有一定的空隙,一般為10?/FONT>20mm,并采用套筒連接法。當一根立柱有兩個以上連接點時,其上連接節點應采用剛接構造,下連接點采用
鉸接構造,使立柱始終處于受拉狀態,不能成為受壓構件,以免造成立柱
彎曲變形。
活動接頭通過
芯柱連接上、下立柱,芯柱與上柱密接、滑動配合,與下柱用螺栓
固定,芯柱套入上、下柱的長度為200mm。當立柱接連續梁計算時,要求活動接頭能承受
彎矩,因此芯柱應伸入上、下柱不小于2倍立柱截面高度,且芯柱應通過加大壁厚提高其
剛度,使其截面的
慣性矩不小于立柱的慣性矩,以保證該處能連續傳遞彎矩,以免影響幕墻的
平面度。
6.隱框幕墻板材的制作
結構硅酮膠注膠應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確保膠縫的
粘結強度。結構硅酮膠應在清潔干凈的車間內、在溫度23±2℃、
相對濕度45%~55%條件下
打膠。打膠前必須對玻璃及支撐物表面進行清潔處理,為防止二次污染,每一次擦抹要求更換一塊干凈布。為控制雙組份膠的混合情況,混膠過程中應留出蝴蝶試樣和膠杯拉斷試樣,并做好當班記錄,注膠后的板材應在溫度為18℃~28℃,相對濕度為65%?/FONT>75%的靜置場靜置養護,以保證結構膠的
固化效果,雙組分結構膠靜置3天,單組分結構膠靜置7大后才能運輸,這時切開試驗樣品切口膠體表面平整、顏色發暗,說明已完全固化。完全固化后,板材運至現場倉庫內繼續放置14?/FONT>21天,用
剝離試驗檢驗其
粘結力,確認達到粘結強度后方可安裝施工。
有些工程在未進行清潔處理的現場打膠,注膠溫、濕度條件得不到控制,隱藏著膠內部不固化隱患,玻璃表面有塵埃、油漬,嚴重影響粘結強度,若同一批次結構膠的質量不穩定,甚至會發生已打過膠的部分結構膠面可以從玻璃、
鋁合金框條上被輕易剝離、粘結面光滑的嚴重質量隱患。
7. 隱框幕墻表面平整
安裝立柱和橫梁,應嚴格控制
垂直度和
平整度,
玻璃板塊加工時應注意注膠厚度、
附框的平整度,在結構膠固化時間內避免受力。為防止墻面各玻璃拼在一起時不在一個平面而使映在墻面上的景象畸變,安裝時,應注意玻璃板塊的垂直和平整,豎縫相鄰兩側玻璃表面的平面度,用3m靠尺檢查,允許偏差控制在2mm以內,并保證整幅隱框幕墻各玻璃拼縫的整齊、美觀。
8.隱蔽工程驗收 為確保玻璃幕墻的質量與安全,結合玻璃幕墻施工的特點,應加強施工過程中的隱蔽工程驗收。應特別注意幕墻構件與結構主體之間節點的連接、幕墻四周與結構連接的接頭處理、幕墻伸縮
變形縫包括上、下封口及墻面
轉角節點、
防雷接地節點、立柱活動接頭節點、梁柱連接節點、附框連接節點、防火
保溫設施、內排水節點、玻璃板材與立柱固定節點等都應隨工程進展及時進行隱蔽工程驗收。
9. 結語 幕墻工程的質量控制應從選擇具有資質及較強施工能力的專業施工隊伍開始,嚴格玻璃幕墻工程的設計審核,對材料、構件的加工制作、安裝等設置相應的質量控制點,施工過程中嚴格按《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96等
技術標準進行控制,消除質量和安全隱患,確保玻璃幕墻工程的結構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