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玻璃幕墻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最新進展
目前國際上最新的玻璃幕墻節(jié)能環(huán)保思想追求設計功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設防為主動利用能源。玻璃幕墻節(jié)能
熱工設計的發(fā)展總趨向是:對于以
采暖供熱為主的幕墻追求達到溫室效應,對于以空調制冷為主的幕墻追求達到冷房效果。為了達成這種效果,近幾年來很多值得關注的幕墻節(jié)能新技術得到了發(fā)展。這主要體現在各種高性能幕墻玻璃和新穎幕墻結構以及對
太陽能的主動利用等三個方面。
1.
新型玻璃技術
近幾年出現的先進玻璃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主要有:
I 陽光輻射控制玻璃
這類技術通過改變玻璃的光學特性來實現對太陽能輻射的選擇性屏蔽或利用來達到環(huán)保節(jié)能效果,主要有:
A.光譜選擇透過性玻璃(Spectrally Selective Glazing)
該種技術實際上是Low-E玻璃、熱
反射玻璃等技術的延伸。簡單的講,它就是通過在玻璃表面覆蓋一層或幾層特殊材料涂層,使得玻璃對不同波長的太陽輻射或者
熱輻射真有不同的
透過率。采用該技術,經過細心"調制",可以令玻璃具有滿足人們特定需要的透過特性。如可以使得太陽輻射中的
可見光成分最大量的通過同時阻擋具有較高熱量的紫外線或者紅外線成分,從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照亮室內,又把輻射的熱能阻擋在室外(或者室內),于是從采光和制冷(或者采暖)兩方面同時起到了節(jié)能效果。也可以使用它相反的特性,阻擋可見光,透過熱量,從而適用于太陽高度較低的高緯度地區(qū)以消除進入室內的眩光同時充分利用太陽輻射熱來加溫室內空氣。目前,國外光譜選擇透過性玻璃的
可見光透過率(Vision Transmittance)與太陽輻射能透過率(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之比可達到2.0。
B.透過率可調玻璃(Switchable Glazing)
該種玻璃隨環(huán)境改變自身的透過特性,可以實現對太陽輻射能量的有效控制,從而滿足節(jié)能要求。根據玻璃特性改變的機理不同,這種可調玻璃又可分為熱致
變色玻璃、
光致變色玻璃和
電致變色玻璃。所謂熱致變色就是玻璃隨著溫度升高而透過率降低,光致變色就是玻璃隨光強增大而透過率降低,電致變色則是當有電流通過的時候玻璃透過率降低。以上過程都是可逆的。這其中,光致色變玻璃和電致色變玻璃尤為引起幕墻行業(yè)人士的關注,尤其是電致色變玻璃由于可以人為控制其改變的過程和程度,已經在幕墻工程上得到實驗性的應用。目前,光致色變玻璃的可見光透過率可以在75%~25%的范圍內變化,太陽輻射能透過率的變動范圍是53%~23%。而電致變色玻璃可以在5分鐘內實現可見光透過率67%~10%,太陽輻射能透過率66%~10%的變化。
II
隔熱玻璃 近年來,在
中空玻璃技術的基礎上,一些新型的
隔熱玻璃不斷出現,主要有:
A.
惰性氣體隔熱玻璃
通過在中空玻璃的空腔內充入惰性氣體,可以得到更高隔熱性能的玻璃。目前國外已經出現了充氪氣的4-8-4-8-4三層中空玻璃,結合Low-E技術,它的傳熱系數可以達到0.7W/m2K。
B.
氣凝膠隔熱玻璃
氣
凝膠是一種多孔性的
硅酸鹽凝膠,95%(體積比)為空氣。由于它內部的
氣泡十分細小(小于20mm),所以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同時又不會阻擋、折射光線(顆粒遠小于可見光波長),具有均勻透光的外觀。把這種氣凝膠注入中空玻璃的空腔,可以得到傳熱系數小于0.7W/m2K的隔熱玻璃組件。該種物質長時間使用后的沉降現象是目前限制它大范圍商業(yè)應用的主要因素。
C.
真空隔熱玻璃
通過把中空玻璃空腔里的空氣抽走,消除掉空腔內部的
對流和
傳導傳熱,可以獲得更好的隔熱效果。這種玻璃的空腔很窄,一般為0.5~2.0mm,兩層玻璃之間用一些均勻分布的支柱分開。通過附加Low-E涂層改善其輻射特性,真空隔熱玻璃的傳熱系數已經達到0.5W/m2K。這種隔熱玻璃相對于其他的隔熱玻璃而言,具有厚度上、重量輕的優(yōu)點,但生產工藝較為復雜,中間小
立柱的存在也影響了它的外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幕墻、
門窗上的應用。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