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2005年4月4日發布、2005年7月1日實施,GB50189-93同時廢止)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公共
建筑節能設計。
玻璃幕墻工程如何貫徹《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提出一些看法供參考。
5月24日中國幕墻網轉載‘
建筑裝飾網’文章《外
窗及玻璃幕墻設計建造必須達標》,文中稱:“日前從建設部獲悉,《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將從7月份開始實施,這一標準對新建公共建筑的節能性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公共建筑外窗開啟面積不小于30%,玻璃幕墻最多只能占到墻面的70%。”
我看到這篇文章后,向中國幕墻網
劉萬奇先生提出以下意見:“《外窗及玻璃幕墻設計建造必須達標》文中所講‘玻璃幕墻最多只能占到墻面的70%’在
GB50189-2005中無此規定,是撰寫人假借報導《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宣傳自己的觀點,會在讀者引起混亂,建議中國幕墻網發表準確宣貫《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文章,以利《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貫徹。”《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條文說明第4.2.4條指出:“某個立面即使采用
全玻璃幕墻,扣除各層
樓板以及樓板下面梁的面積(樓板和梁與幕墻之間的間隙必須放置
保溫隔熱材料),
窗墻比一般不會再超過0.7。”
玻璃幕墻采用的玻璃,雖然可以通過二次加工(
鍍膜、
中空、中空充
惰性氣體)降低
傳熱系數,但目前的技術水平尚不能達到傳熱系數K≤1.0 W/(m
2·K的水平,要達到傳熱系數>K≤1.0 W/(m
2·K)的水平,就要在玻璃幕墻內側用
保溫隔熱材料進行保溫隔
熱處理(達到傳熱系數K≤1.0 W/(m
2·K)),而保溫
隔熱材料均為不
透光材料,即在玻璃幕墻內側放置保溫隔熱材料后,這一部分為非
透明幕墻,它一般位于樓板(樓板梁)部位,不會影響建筑使用功能,為了達到節能目標,這一部分不小于同一朝向玻璃幕墻墻面的0.3,其余<0.7部分采用加工玻璃或玻璃(保持透光),并使其傳熱系數達到予定值(K≤1.5~6.5 W/(m
2·K)),同一朝向上玻璃幕墻的窗墻比是指未用保溫隔熱材料進行保溫隔熱處理部分(傳熱系數K>1.0 W/(m
2·K))和用保溫隔熱材料進行保溫隔熱處理部分(達到傳熱系數K≤1.0 W/(m
2·K))的比值,前者<0.7,后者≥0.3,而不是說玻璃幕墻最多只能占到墻面的70% 。
2005年7月5日中國幕墻網轉發‘中國房地產報’文章《玻璃幕墻不應做替罪羊》文中提到:‘《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發布之后,“叫停玻璃幕墻”的消息不脛而走。’“叫停玻璃幕墻”純屬子虛烏有。這是一部份患有“恐幕(墻)癥”、“仇幕(墻)癥”人的“心因性反應”。《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明確指出:“近年來公共建筑窗墻面積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這是由于人們希望公共建筑更加通透明亮,
建筑立面更加美觀,建筑形態更為豐富。如果希望建筑立面有玻璃的質感,提倡使用非透明的玻璃幕墻,即玻璃的后面仍然是保溫隔熱材料和普通墻體。”“在本標準中,設置在常規的墻體外側的玻璃幕墻不作為透明幕墻處理。”“當建筑師追求通透、大面積使用透明幕墻時,要根據建筑所處的氣候區和窗墻比選擇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使幕墻的傳熱系數和玻璃的
遮陽系數符合本標準。”就是說《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發布后,玻璃幕墻原來怎樣做現在還可以怎樣做,現在想怎樣做也可以怎樣做,只是要根據建筑所處的氣候區和窗墻比選擇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使幕墻的傳熱系數和玻璃的
遮陽系數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是完全可以做到或經過努力可以做到。
以下內容為作者張芹老師,結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有關內容,通過舉例說明不透光部分與透光部分傳熱系數的計算方法。
以上內容來自中國幕墻網獨家報道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