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
電解鋁價格高位運行的雙重影響,2007年我國鋁產量和消費量均出現強勁增長。隨著我國對鋁行業的宏觀調控繼續深化,受國家出口抑制政策的影響,2007年電解鋁進出口均明顯減少,最終致使國內鋁市場保持供應過剩的局面,鋁庫存持續增加,鋁價呈現出振蕩走弱的格局。
展望2008年,隨著世界經濟增長的放緩,我國經濟在一“穩”一“緊”的財政貨幣政的影響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有所放緩,進而導致國內鋁消費增長率出現回落。
鑒于國內許多鋁產能在2008年陸續投產,因此預計2008年我國電解鋁市場依然保持供應過剩的局面。由于2007年世界鋁市場依然處于供應過剩的局面,導致倫鋁弱勢格局已經形成,許多專業機構紛紛下調2008年國際鋁價格預期。預計2008年國內鋁市場在國內鋁供應過剩和國際鋁價回落的雙重影響下,將繼續保持低迷狀態,維持低位橫盤振蕩的格局。
2007年我國鋁市場整體上呈現振蕩走弱的格局,年初鋁價最高一度到達21700元/噸一帶,隨后鋁價呈現出振蕩下滑的走勢,到4月初跌至19100元/噸一帶。從4月4日開始國內鋁價出現了一輪短期的上升行情,到5月上旬最高到達21650元/噸一帶。
從5月14日開始,滬鋁出現了長達4個多月的陰跌行情,鋁價從21600元一帶逐步跌至19350元一帶。經過4個月的長期陰跌,國內多頭人氣逐步散盡,加之國內原本供過于求,鋁庫存連創新高,國際鋁市場再度走弱,直接導致滬鋁從10月開始出現了向下突破的格局,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鋁價從19350元一帶迅速下跌至16710元一帶,盡管之后鋁價有所反彈,但整體弱勢格局依然十分明顯。
2007年我國對電解鋁的宏觀調控政策不斷深化。2007年7月,鋁及
鋁合金條桿
型材異型材出口退稅降至零。2007年8月非
合金鋁條桿出口關稅調至15%。
10月,國家發改委宣布,取消對電解鋁、
鐵合金和氯堿企業的電價優惠政策。根據新政策,電解鋁行業的用電價格,在銷售電價表中單列或注明實行優惠的,原則上應在2007年內予以取消,改為執行大工業電價下的“電石、電爐鐵合金、電解燒堿、合成氨、電爐黃磷”類電價;若單列的電解鋁行業電價與上述電價價差每千瓦時大于5分錢的,2007年內先取消電價優惠5分錢,其余優惠原則上2008年內取消。
11月13日,發改委頒布了《鋁行業準入條件》,詳細規定了鋁準入企業最低規模等一系列指標和條件。《鋁行業準入條件》規定,新建
鋁土礦開發項目總生產建設規模不得低于30萬噸/年;新建
氧化鋁項目:利用國內鋁土礦資源的
氧化鋁項目,起步規模必須是年生產能力在80萬噸及以上,自建鋁土礦山比例應達到85%以上,利用進口鋁土礦的氧化鋁項目,起步規模必須是年生產能力在60萬噸及以上,并且通過合資合作方式取得5年以上鋁土礦長期合同的原料達到總需求的60%以上;新建電解鋁項目近期只核準環保改造項目及國家規劃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置換項目;新建
再生鋁項目規模必須在5萬噸/年以上;現有再生
鋁企業的生產準入規模為大于2萬噸/年;改造、擴建再生鋁項目,規模必須在3萬噸/年以上;新建
鋁加工項目產品結構必須以板、帶、箔或者
擠壓管、工業型材為主;多品種綜合鋁加工項目生產能力必須達到10萬噸/年以上;單一品種鋁加工項目生產能力必須達到:板
帶材5萬噸/年、
箔材3萬噸/年、擠壓材5萬噸/年以上。
從這一系列政策變動中可以看出,無論是產業政策的調整,還是關稅的調整,鋁行業的總體政策趨勢是緊縮的。
2007年,我國電解鋁產量大幅增長2007年以來鋁產量和鋁
冶煉投資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速,究其原因,一是全國電力供需形勢明顯緩解,電解鋁企業生產的外部條件改善;二是隨著國內新建氧化鋁項目相繼投產,氧化鋁產量大幅增長,市場供求關系明顯改善,氧化鋁價格下跌,電解鋁生產成本下降;三是電解鋁價格較高而且相對比較穩定;四是小型電解鋁企業經過改造后,紛紛擴大生產能力,部分工程前幾年已經竣工、但尚未投產的生產能力也開始啟動生產。
2007年,中國鋁工業投資增長較快,產能迅速膨脹,由于新增產能的大量釋放,今年鋁產量強勁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中國鋁產量在10月份再創歷史新高,10月國內生產電解鋁112.03萬噸,同比增長35.8%;1-10月累計產量1003萬噸,同比增長34.6%。創出了10多年來的新高。
就已公布數據來看,如果2007年最后兩個月仍能保持近幾個月的增長速度,則2007年中國電解鋁產量預計將突破1240萬噸。
2007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平穩快速發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10月25日介紹,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66043億元,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增長幅度創出近10年的新高。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生產繼續快速增長,企業利潤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同期我國
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增幅有所回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529億元,同比增長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個百分點。
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極大地刺激了國內對電解鋁的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07年10月我國電解鋁表觀消費量為112.。57萬噸,1~10月電解鋁的表觀消費量達到995萬噸。
其中
鋁材產量為930.8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3.19%;2007年前10個月鋁材產量已超過2006年全年產量879.25萬噸。如果2007年最后兩個月表觀消費量仍能保持近幾個月的增長速度,則2007年中國電解鋁表觀消費量預計將突破1220萬噸,較2006年862萬噸的表觀消費量同比增加41%。
隨著我國對電解鋁的出口抑制政策,直接導致2007年我國電解鋁出口大幅減少,并進一步增加了國內供應的壓力,造成電解鋁進口明顯減少。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10月,我國原鋁出口1043噸,同比減少97.8%。鋁合金出口30776噸,同比增加25%。
1-10月我國原鋁出口共計143806噸,較2006年同比減少80%,鋁合金出口300941噸,同比減少3.9%。原鋁和鋁合金出口共計444747噸,同比減少57%。如果11月和12月的原鋁和鋁合金出口仍保持10月的水平,那么預計2007年我國鋁出口約50萬噸,同比減少58%。
10月我國原鋁進口6424噸,同比減少49.5%。鋁合金進口15192噸,同比減少23.7%。1-10月,我國原鋁進口供給87434噸,同比減少66.4%,鋁合金進口137491噸,同比減少25.6%。原鋁和鋁合金進口共計224925噸,同比減少49.5%。如果11月和12月原鋁和鋁合金進口仍保持近幾個月2萬噸的水平,那么預計2007年我國鋁進口將達到26萬噸,同比減少49%。
根據以上對我國電解鋁產量和表觀消費量的分析,預計2007年產量將達到1240萬噸,表觀消費量將達到1220萬噸,因此可以得出,2007年我國鋁依然處于供過于求的局面,這一結果在我國鋁庫存的增長上也逐步體現出來。
我國上海、廣東、無錫三地交易所庫存,2007年1月不足3.6萬噸,到3月迅速達到9萬噸,盡管4-6月庫存逐步出現回落,到6月最低跌至2.2萬噸,但從7月開始,庫存再度持續增長,到11月份突破10萬噸,之后一直保持高位狀態。2008年我國財政貨幣政策將一“穩”一“緊”相搭配。
2007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平穩快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10月25日介紹,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66043億元,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增長幅度創出近10年來的新高。
對于2008年宏觀調控首要任務,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在2007年“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一個防止”基礎上增加為“兩個防止”: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
值得注意的是,在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從緊”的同時,2008年財政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這樣,自2005年以來的“雙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2008年將變成一“穩”一“緊”相搭配。
為配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從緊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12月8日宣布,從2007年12月25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此次上調是央行今年以來第10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此次調整后,普通存款類金融機構將執行14.5%的存款準備金率標準,該標準創20余年歷史新高。
預計2008年在一“穩”一“緊”相搭配的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下,我國經濟增長將有所放緩。根據社科院專家預測,2008年中國GDP增速將會有所回落,與2007年預計11.5%的增速相比,2008年增幅將可能低于11%。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將放緩,國際鋁價弱勢格局十分明顯。
由于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國經濟增長放慢的不利影響,2007年世界經濟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長。但金融市場動蕩和油價飆升給世界經濟增長前景蒙上了陰影,使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顯著增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17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明顯面臨下行風險。報告預測,2008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8%,比基金組織2007年7月份的預測值低0.4個百分點。2008年美國經濟將增長1.9%,比基金組織此前的預測值低0.9個百分點。
報告還指出,通貨膨脹問題對增長前景構成的下行風險總體上有所降低,但石油價格已升至歷史新高,油價因剩余生產能力有限而進一步暴漲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同時,與全球失衡相關的風險也仍令人擔憂。
2007年國際鋁市場也呈現出供應過剩的局面,世界
金屬統計局(WBMS)11月2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1-9月原鋁需求為2780萬噸,較2006年同期高出249.3萬噸。全球原鋁產量2812萬噸,同比增長12.3%。1-9月全球鋁市供應過剩32萬噸,持續的供應過剩直接導致全球鋁庫存的持續走高,LME鋁庫存已從年初的69.8萬噸逐步上升到目前的93萬噸。
因此,專業投資機構紛紛下調2008年的鋁價預期。JP摩根近期預計2008年世界現貨鋁價格為2306美元/噸,較2007年的2664美元下跌13%。并進一步預計2008年全球鋁市場供應過剩51.9萬噸,較2007年增加33%。投資銀行高盛近日宣布把對2008年鋁的均價預測從前次估值的每噸2740美元下調到2490美元。
從技術上看,倫鋁從2006年11月開始進入高位橫盤整理階段,主要波動區間在2600-2800美元/噸之間,經過長達8個月的橫盤整理,到2007年7月下旬終于打破了僵局,出現了單邊下跌格局,鋁價僅用兩個月就跌到了2400美元一帶,盡管之后價格有所反彈,但弱勢格局依然十分明顯。目前倫鋁下方最主要的支撐線在2400美元一帶,隨著鋁價的持續走弱,向下突破極有可能。
展望2008年我國鋁市場,隨著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開始放緩,預計全球對電解鋁的消費增長將受到明顯限制,全球電解鋁過剩的局面依然難以改變,持續走弱的氧化鋁價格對于本已處于明顯弱勢的倫鋁將構成了進一步的壓力,使得國際鋁價將繼續處于弱勢格局。國際鋁價的持續走弱將對滬鋁上行構成了明顯的阻力。
而國內供求市場方面,盡管我國頒布了《鋁行業準入條件》,意在抑制電解鋁的投資過熱,但投資過熱的勢頭很難迅速下降,據安泰科預計,2008年中國還將新增200萬噸原鋁產能,全年產量將達到1560萬噸。金屬咨詢機構CRU最新的預期顯示,鑒于新的產能將于2007年末和2008年年初陸續投產,2008年中國的鋁產量可能增長21%,達到1520萬噸。
而消費方面,隨著我國一“穩”一“緊”的財政貨幣政策的實施,將會使我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近而導致國內消費量出現一定的回落。而我國對鋁行業的出口限制依然不斷加大,這必然造成國內鋁市場依然過剩,進而造成2008年國內鋁價弱勢格局依然難以改變。
從技術上看,2007年國內鋁市場整體弱勢格局十分明顯,特別是從10月開始的向下突破行情,使得滬鋁多頭“潰不成軍”,目前還沒有穩住陣腳。16500元/噸一帶是滬鋁近兩年來最重要的支撐區域,預計滬鋁很難輕易跌穿這一價位。
雖然2008年國內氧化鋁產量的不斷增加必將導致氧化鋁價格下降,進而降低電解鋁生產成本。但隨著各地高耗能企業差別電價政策執行力度的加大,2008年國內鋁廠平均電價將至少會上升2分錢/千瓦時,這又將提高電解鋁的生產成本,并對國內鋁價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因此,預計2008年我國鋁價總體將維持低位徘徊的局面。預計主要價格波動區間在16500-18500元/噸之間。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