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體育館圖片
國家體育館俗稱折扇,作為北京奧運會三大主場館之一,國家體育館建設工程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開工,并在2007年11月底竣工驗收。國家體育館在奧運期間將主要承擔競技體操、蹦床和手球比賽項目。奧運會后,國家體育館作為北京市一流體育設施,將成為集體育競賽、文化娛樂于一體,提供多功能服務的市民活動中心。該工程項目主要由體育館主體建筑和一個與之緊密相鄰的熱身館以及相應的室外環境組成。總占地面積6.87公頃,總建筑面積8.09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1.8萬人。“好運北京”2007年體操國際邀請賽將于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國家體育館進行。
國家體育館工程于5月28日正式開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委書記、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劉淇,北京市市長、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王岐山等市領導參加了開工儀式。
國家體育館以中國“折扇”為設計靈感,充分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奧運理念和“節儉辦奧運”的原則,注重功能設計、環保設計和美感設計相結合,體現了功能第一、技術第一、滿足比賽、遵守規范、
節能環保、賽后利用的設計原則。
國家體育館的業主單位為國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通過全球公開
招標產生的項目法人單位,負責整個國家體育館的投資、建設和運營。該項目的設計單位是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施工單位為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監理單位是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設監理公司。
2005年5月開工至今,這個坐落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的奧運會比賽場館(體操、蹦床、手球決賽),已經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東、西立面挑檐工字梁的安裝,
主體結構及看臺板的澆筑和鋼屋架的滑移。
人性化、環保的設計成為最大亮點,處處消噪場館最安靜奧運會后,國家體育館將是北京設施最先進、座席最多的室內運動館,將以組織各類國際國內專業體育賽事和大型體育、文藝商業性表演活動為主導功能。
采用多功能技術的復合屋面解決了屋面雨點噪聲問題,減少對體育館正常使用的干擾。屋頂采用國內比較罕見的九層復合結構,由
水泥板、
玻璃棉、
防水層、吸
隔聲材料組成,并在最外層
噴涂吸音材料,最大限度地減少屋外噪音的影響。
場館四周的
玻璃幕墻采用
中空Low-E玻璃和
金屬板組合的形式,全部采用雙層玻璃。兩層玻璃間的空隙充有氬氣,既起到了良好的
保溫隔熱作用,也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影響。
場館內的空調和制冷
設備也進行了專
門的消聲減噪設計,漫步奧運村的道路是用首鋼堆積的廢鋼渣鋪就的。
地下室埋深約8米,抗浮水位負1米,需要大容重的材料抗浮壓重,要是采用天然砂
石料,至少需要8萬噸。 采用了首鋼堆積的300萬噸廢鋼渣,節約了能源。通行無礙方便殘疾人走進體育館,觀眾席正北側一片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平臺.,無論角度還是高度都堪稱館內"黃金地段",卻沒有設立任何座席,是專門為殘疾人觀眾準備的輪椅看臺。在國家體育館,使用輪椅的殘疾人朋友可以通過緩坡或者6部殘疾人專用電梯直接來到輪椅看臺。殘疾觀眾可以坐在自己的輪椅上觀看比賽。整個區域約可容納120名乘坐輪椅的殘疾人。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