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網站10月23日訊 隨著10月1日奧林匹克網球中心竣工,北京地區有二十余個奧運場館相繼亮相,自8月7日開始的"好運北京"2007年世界賽艇青年錦標賽到目前,這些場館已經接受了16場"好運北京"系列賽的檢驗,并受到了運動員、教練員、官員、觀眾及其他社會各界的好評。
據了解,所有的奧運場館在建設中都貫穿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大量采用了自主創新的環保、節能和
新能源措施,使得奧運工程越來越像是一個展示國內最新、最優秀
建筑技術和工藝成果的大舞臺。他們或濃妝或淡抹地相繼登臺亮相,滿載著希望和夢想,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
"鳥巢":科技煉鋼骨 100%國產鋼
在北京中軸路北端延長線上,北四環外,雄偉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在輕輕按壓著古城北京深遠厚重的歷史文化脈搏。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火炬從雅典取火后,經由兩萬余名火炬手傳遞,跨越五大洲(國家、地區)的130余個城市,穿越13.7萬公里的里程后,將于2008年8月8日在這里燃燒。
屆時,完全由保持鋼鐵原色的100%的中國鋼編織而成的橢圓形的"鳥巢",這一全世界跨度最大的
鋼結構建筑,將向世人展示科技創造的奇跡。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工程,"鳥巢"外部鋼結構的
鋼材用量為4.2噸,整個工程包括
混凝土中的鋼材、
螺紋鋼等,總用鋼量達到了11萬噸,全部為國產鋼。
為推動國內鋼鐵生產企業技術創新,"鳥巢"工程的承建方北京城建集團專
門拿出科研經費支持國內鋼廠量身打造Q460高強
鋼板。在國家標準中,Q460的最大厚度只是100毫米,而"鳥巢"這次使用的鋼板厚度史無前例地達到110毫米。
據工程技術人員介紹,Q460建筑用鋼是我國科研人員經過三次技術"攻關"才研制出來的,它不僅在鋼材厚度和使用范圍上都前所未有,而且具有良好的
抗震性、抗低溫性、可焊性等特點。中國自主創新的Q460鋼材,撐起了"鳥巢"的
鋼筋鐵骨。
"北工大體育館:93米弦支穹頂結構創世界記錄 每平米用鋼60公斤"
10月10——10月14日舉行"好運北京"2007年國際羽毛球邀請賽的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里,穹頂似天寧靜致遠。房頂5道環向鋼索和每環56根徑向
鋼拉桿在空中編織成魚網狀——張弦穹頂結構。這種結構的上部是一個球冠頂面的單層網殼,由很多鋼管組成,下部用鋼索撐起來。整個穹頂的內側直徑為93米,外側直徑為98米,再加上兩側懸挑出來的兩翼,總用鋼量不到1200噸,相當于每平米60公斤。
據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張愛林介紹,如果用單層網殼支撐這么大的跨度,結構就會很笨重,也會浪費很多鋼材,因此在體育館網殼下面要使用高
強度的鋼索進行張拉,將網殼支撐住。最終,體育館鋼結構體系采用了
預應力弦支穹頂結構。
這一長約150米、寬約120米的鋼結構還創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紀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預
應力弦支穹頂,最大跨度達93米。
"科技攻關與技術創新 全面促進建筑技術水平提高"
奧運工程的高水平建設實踐,促進了我國在工程設計、施工以及相關產品與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整體水平提高。特別是奧運工程鋼結構從仿真、設計、材料、加工、安裝、監測以及綜合應用上取得了幾十項自主創新科技成果,總體上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在某些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以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為代表的奧運場館和相關設施,鋼結構總量10萬余噸,具有結構形式多樣,涵蓋多種鋼結構體系,結構跨度大,造型復雜,設計、施工難度大的特點。
通過技術創新與攻關,解決了建設難題,填補了國內相關標準空白,克服重大技術安全風險,并為鋼結構領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其中國家體育場高度復雜的大跨度交叉
平面桁架結構,國家游泳中心新型延性多面體空間鋼架結構、國家體育館144.5米×114米雙向張弦屋架結構、北京工業大學93米直徑預應力弦支穹頂結構等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奧運工程建設中采用的復雜鋼結構整體累計滑移、整體提升、高空拼裝等施工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