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專業委員會的秘書長朱凌波
朱凌波:我覺得災后重建最能反映人類生存的狀態,地震時我在上海,當時正在拜訪環球金融大廈,當時拜訪的時候來了很多記者,你在上海最高的樓上面,這個震對你有什么影響,當時派了兩個人講他們的設計,避難層和處理,說這個災難對我們環球金融大廈沒有影響,國內很多樓都有相關的震動。
我記得76年我當時上小學,班里轉了一個學生就是經歷了唐山大地震,這是純粹自然的災難、天災人禍。我是12日參加拉斯維加斯參加了一個展,當時中國140多人參會,當時進行了一個默哀。面對自然災害、面對生命死亡的時候,對于人類來說這是一個普及性的災難。當災難出現的時候,無論是房地產行業,只要你是一個人,你對生命有最本質的情感,這種捐助是很正常的,因為房地產界有偏見,我們沒有必要捐款證明什么,這種心態是不正常的。在海南開了一個會,也是搞一個捐款,當時是很沉悶的,前半個小時沒有人捐款,有一個開發商說我得捐了,不然又該說開發商了。這個社會導向已經偏離了,我們把它還原與對生命、對自然災難的情感,去把它做好,不能因為社會對房地產有評評論,而要做什么。
房地產行業跟重建家園是最密切相關的,你把本職工作做好,就體現了你最高的職業水平和最高的人文情懷,大家更自發、更專業、更職業,這就是你最高的境界。

上古地產研究院院長王開智
王開智:現在媒體提到房地產開發商的社會責任感,尤其是發生了地震之后,我覺得對于開發商來說他們好好地蓋房子,蓋好房子,本身就是份內之事,這是一種義務,根本不是什么責任,如果我們非要把應該做的義務說成責任,這是很明顯的輿論錯誤、期待錯誤。如果我們抱著這樣一種思維去反思的話,我認為這樣的反思是不會深刻的,或許這種邏輯本身就值得我們反思。
再有說一下建筑,我對建筑是外行,我覺得災后重建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一個是技術層面,據有關數據統計,這次地震死傷無數,90%是由于建筑危機,一個是位置之錯,像日本的防震系統300,重慶50,北京才200,汶川地震以前我們經歷的地震式的打擊很少,我們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像日本那樣地震頻發的國家對于建筑的要求那么高,這次我們知道了可能需要提高,這個需要我們學習、借鑒。這是位置之錯。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是知其不可為之之錯,事實告訴我們,這次地震災害很多倒塌的房屋恰恰是豆腐渣工程,很低的標準都沒有達到。這個有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制度問題,我們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第二這是建筑商、開發商的道德問題,商人難免在這個過程中唯利是圖,我們應該從道德方面進行呼喚。
再有我談一下地震對房地產的影響,地震發生以后,我當時感覺很明顯,我寫了一篇文章關于房價的文章發到網上,下面有一個網民在批判,說你捐了多少錢,什么時候你還在談房價,緊接者就是人們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職責,你們房子怎么建的,然后就是你捐了多少錢他捐了多少錢。我認為地震對房地產的影響應該辯證地談。從今天來講樓市比較冷淡,地震讓本來已經冷淡的樓市雪上加霜,讓消費者對于我國現存的房地產產品極其質疑,對樓市中短期的投資前景充滿憂慮,作為市場心理的表現,慢慢大家會看到,目前樓市的成交量在進一步萎縮,這個當然是消極的方面。從積極方面來看,我認為這次地震給了房地產行業進步的機會。
多年來房地產行業存在一些很重大的,但是卻經常被我們忽視的問題,通過這次地震以后充分暴露出來。在血的事實面前,我們肯定得反思,反思的同時,我認為給我們提供了自省、改良和進步的機會,在我看來未來的樓市應該是雙向運動,我概括為8個字,房價下來、質量上去。到底能不能達到這樣的理解狀態,還取決于三個方面,第一是開發商的道德自律,第二消費者、投資者的市場理性,第三是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
這三個方面最能有所作為的還是媒體,我對媒體給予很高的期待。
主持人:謝謝。布總談談。
星坐標董事總經理布星
布星:我說兩句,諸位老師和專家都說得特別好。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我36歲,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還不懂事,就知道是巨大的災難,但這次的經歷感受更不一樣,說感同身受也好還是怎樣,總之感受到了生命這個問題,開始觸及這個問題,大家之前都是在工作、發展,各個行業中在追求進步。但是突然發現災難其實離我們很近,而且它發生了之后突然發現其實人很多時候是無能為力的。
如果此時此刻發生地震的話,我們怎么辦?就是這個建筑或者說這個片區有沒有避難的功能,我不知道誰能回答。
王一民:最近的海淀公園。
布星:對于社會大眾來說,知道的并不多。再有作為一個建筑本身,可能還會亂,還會無所適從,該出的問題還會出。在汶川大的地震悲劇中,很多生命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知識保障和一個城市功能或者設施相對應的災難保障,很多人就離開了人世。無論從房地產行業來講還是從中國整體的城市發展過程中,整個城市發展的話題來講都有特別多的事情,中國的災難不單單是地震,雪災甚至有的地方還有風災、季節性洪水。城市功能是不是能對應、能保證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保證,這個其實從我的知識面來講,做得還不是很好。
主持人:我們想請秘書長再給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