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太陽能光伏發電到再生水源
熱泵系統,從污水處理與中水回用到節水型衛生器具的使用,從電腦溫控系統到半導體照明燈具,北京奧運工程在設計中切實貫徹
節能環保要求,在建設中嚴格執行節能環保
設計標準,全面體現了“綠色奧運”理念。
充分利用
可再生能源
在國家體育館屋頂和南面
玻璃幕墻中,安裝了1124塊
太陽能電池組件,總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這些
太陽能電池組每天可以輸出高達100千瓦的額定功率,并入電網后,可用于國家體育館2萬平方米地下場所的照明。這只是北京奧運場館中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一個代表。在奧運場館中,運用
太陽能發電的例子比比皆是。
太陽能除了用來發電外,還應用于奧運村的生活熱水供應系統中。據北京2008工程指揮辦公室總工程師吳競軍介紹,在奧運村每棟樓的屋頂花園,都安裝了太陽能集熱管,這些集熱管被設計成屋頂花架的一部分,與屋頂花園渾然一體。奧運會期間,這一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可為來自世界各地的16800名運動員提供洗浴熱水,奧運會后還可以滿足全區2000余戶居民的生活熱水需求。
除了太陽能熱水外,奧運村的空調也使用了再生水源熱泵系統。這一系統利用冬夏兩季再生水與外界自然的溫差,在清河兩岸的換熱站進行能量交換。冬季再生水作為換熱熱源,夏季則作為冷源,為奧運村提供
采暖和制冷。利用再生水自身蘊含的溫差與熱泵機組換熱,可以獲得效率最高、
穩定性最好的換熱源,系統能效比達到3.82,可以節約電能40%。有了這一系統,奧運村完全消除了由于空調安裝密集而產生的“
熱島效應”。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楊偉光說:“在北京奧運場館與相關設施中,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
綠色能源供應比例達到了26%以上。”
綜合利用水資源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泳池、洗浴、沖洗地面……每天需要耗費大量水資源。因此,節水成為“水立方”的突出問題。
“水立方”游泳池中的水是循環使用的。池水經過溢流溝回到均衡水箱,經過毛發收集器除去毛發和顆粒物后,經循環水泵加壓,通過投加絮凝劑并充分反應后,進入
石英砂過濾器,除去懸浮物。過濾出的水經過臭氧消毒、活性炭過濾,再經過
加熱流回池中。
“水立方”還通過中水回用系統盡最大可能收集洗浴廢水,經處理后用于沖廁、綠化、沖洗地面等;“水立方”屋頂的雨水也可以通過雨洪利用系統導流收集,經過消毒處理后,用于景觀和
冷卻塔補水。按照屋面雨水收集面積約2.9萬平方米計算,每年可回用雨水1.05萬立方米。
國家體育場“鳥巢”也對雨水進行了充分利用。在“鳥巢”
鋼結構屋頂密布的網格中,隱藏著許多碩大的“雨水斗”,通過這些“雨水斗”導流下來的雨水經處理后,有著比賽場地草坪灌溉、空調水冷卻、沖廁、綠化、消防等9類用途,與市政優質中水共同組成國家體育場的回用水系統。經測算,國家體育場通過雨洪利用設計,平均年節水近6萬立方米。
國家游泳中心、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奧運村、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以及奧林匹克公園曲棍球場、射箭場和網球中心場群5項工程還建設了高水平的污水處理系統。
建筑節能高標準要求
在建筑物全部能耗中,空調是耗能大戶,因此,許多場館都在建筑物的
隔熱保溫上下功夫。北京射擊館外墻
遮陽板與生態型呼吸式外壁相配合,創造出空調節能的新概念。據總設計師莊惟敏介紹,射擊館外墻上鑲嵌著一條條木紋
鋁合金百葉,不僅起到了裝飾作用,而且還有
遮陽的效果。據測算,遮陽比例約23%。資格賽館觀眾廳面向東、南、西側的
采光玻璃
窗則采用了生態型呼吸式外壁,通過在普通玻璃幕墻內側增加一扇落地長窗,使兩層玻璃中間形成一個空氣
夾層,配合外側幕墻上下端的開口設置,使夾層內的空氣流通,可有效
隔熱。通過與電腦溫控系統相結合,可以根據室內溫度的變化適時開啟或關閉空調。
在奧運會期間,許多場館都設置了復雜的照明系統。奧運會后,這些照明系統也會耗費大量電能。為此,大部分場館都設置了自然采光系統。北京射擊館的10米靶比賽廳的靶位上方設置了一排反
光板,通過將
天窗透射過來的光線反射到靶位上,完全能滿足射擊運動員日常訓練的需要。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