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環境大使、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楊瀾作為第一提案人提出了關于推廣
節能建筑的提案,很快得到了同是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的張藝謀、姜昆等20多位文藝界政協委員的簽名響應、聯名附議,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廣義上講,節能建筑是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
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能耗建筑。狹義上講,節能建筑就是指建筑使用過程中對
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照明、家用電器等方面能耗節約。
現代社會,建筑既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場所,也是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重要環節。時下,我國正處于建設鼎盛時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高達20億平方米以上,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年建成建筑面積的總和,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
建筑節能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舉例來說,國內絕大多數采暖地區
圍護結構的熱功能都比氣候相近的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外墻的
傳熱系數是他們的3.5至4.5倍,外
窗為2至3倍,屋面為3至6倍,
門窗的
空氣滲透為3至6倍,因此,我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是發達國家標準的3倍以上。這些不但影響了國家的形象,而且造成了沉重的社會負擔,制約了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在節能建筑方面的一些舉措值得中國同行借鑒。上世紀90年代,美國環保局就已經制定了關于計算機的“能源之星”計劃,推出商品節能標識體系,給符合節能標準的商品貼上帶有綠色五角星的標簽,向公眾推介使用。得到成功推廣后,美國環保局和能源部又把這一標識體系擴展到家用電器、照明、空調
設備、新建住宅和商用房屋。
在美國,“能源之星”的房屋標準包括:涂有特殊物質的
節能玻璃窗,能夠將熱量阻擋在外;
密封性能較好的通氣管道;內置的
太陽能板等等。據估計,“能源之星”的房屋造價比一般房屋造價高1000美元左右,但是,這樣的房屋卻能讓住戶每月節省電費200美元左右,經濟效益顯而易見。目前,是否節能建筑已經成為美國各地居民挑選住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美國環保局的統計顯示,2004年,美國新建住宅中有10%,也就是近35萬套符合“能源之星”標準,每年可以節約能源開支2億美元,減少近2000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于減少了15萬輛機動車的廢氣排放量。
事實上,節能建筑初期的投入雖然高一些,但消費者買來的住房實際上包含了節能、高效的節能的技術和措施,其帶來的是入住后運行費用的降低,從50年、70年使用期來看顯然是合算的。節能建筑至少有以下好處:首先,能夠給居住者帶來經濟效益,測算表明,節能建筑比普通建筑增加的那部分成本一般用7至10年的時間就可以通過節能的效益收回,以后年份節約的能源費用將成為居住者的直接經濟收益;其次,能夠提高建筑的舒適度,減少屋內墻面
結露、透寒、
開裂和長毛的現象,改善
室內熱環境,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人類居住的星球,能源其實非常有限,當節能越來越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當人們越來越意識到
建筑耗能可以成為制約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軟肋的時候,推廣節能建筑焉能不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