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早晨出
門上班前拉上家中的
窗簾,下班走進家門時會覺得涼快很多,因為室外的熱浪被窗簾擋去了不少。現在,你只要把家里的
門窗玻璃換成陽光控制
鍍膜玻璃,夏天家里不開空調也會涼快。
這種
新型玻璃能擋住室外熱浪的奧妙,在于表面涂上了一層很薄很薄的納米硅
復合薄膜,它能擋住50%以上的近紅外線。據測算,每平方米這樣的玻璃窗1年能節約50度電。這項由浙江大學無機非
金屬材料研究所所長韓高榮教授等研究成功的科研項目——《納米硅復合
薄膜的快速沉積及節能鍍膜玻璃產業化關鍵技術》,獲得了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而他們研發的能讓房間“
保溫”的另一種節能鍍膜玻璃——
低輻射鍍膜玻璃生產技術也已在推廣。
炎熱的夏天,太陽的熱量通過窗戶進入室內;寒冷的冬天,室內的熱量通過窗戶散失。據統計,目前我國建筑空調制冷和
采暖的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15%,而其中大約有一半因窗戶散失而浪費。怎樣減少
玻璃門窗的能源損耗,既是
建筑節能的一個大課題,也是普通百姓的小愿望。
韓高榮告訴記者,這塊神奇玻璃已經研究了18年,他們從1990年開始開展納米硅薄膜作為鍍層材料制備新型節能鍍膜玻璃的研究。當時,這方面的技術國內尚屬空白,而能生產這種玻璃的美國、英國、比利時都為壟斷市場而對中國封鎖技術。
韓高榮說,1996他們就已在實驗室成功研制出陽光控制鍍膜玻璃,但要做出能讓老百姓用的玻璃難度還很大。科研人員與長期從事
浮法在線鍍膜玻璃產業化的杭州藍星
新材料(8.37,0.05,0.60%,吧)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產業化。2001年,科研人員開始把比較成熟的陽光控制鍍膜玻璃生產技術在全國推廣,對
浮法玻璃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在原生產線上增加一道
涂膜的工序,每平方米玻璃增加的成本不到1元。
浙大的這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給我國
玻璃行業帶來了生機,因為我國浮法玻璃產量占到全世界的40%。目前這一技術已在國內10家著名浮法玻璃生產企業的20多條生產線上推廣應用,從而打破了國外同類技術的封鎖和產品價格壟斷。
目前,我國生產的節能鍍膜玻璃的性能與美國、比利時的同類玻璃差不多,但每平方米只要40元,而國外產品要100元。現在,國外產品基本上已退出中國市場,而我國的部分產品已出口到中東、美國、
澳大利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據統計,近3年,企業利用浙大這一技術生產的節能鍍膜玻璃4000萬平方米,新增產值10億多元,新增利潤2億多元,出口創匯2600萬美元,成為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典范。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