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
綠色建筑=概念炒作
綠色建筑不應該只是一個概念,一個銷售的噱頭,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貫穿整個開發環節中的理念和堅持,在前期的策劃和定位,在后來的設計和技術論證,在施工管理和綠化實施中,都必須扎扎實實的把這種理念貫徹其中,甚至還應該是一種健康的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2006年03月07日頒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將綠色建筑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壞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誤區2:綠色建筑:高綠化或者大景觀
有些消費者從字面上理解綠色建筑,認為綠色建筑就是單純的高綠化或者是周邊擁有大面積的生態環境的建筑。綠色建筑對園林、綠地的面積是有著嚴格的執行標準的,確實要比傳統的建筑給居住者更多的綠色自然感受,綠色的感官感受只是綠色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綠色建筑是生態住宅、
節能建筑、環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諧統一體。
誤區3:綠色建筑:高、新、尖技術的使用
綠色建筑為了更好的改造居住環境,為居住者服務,會利用一些
節能技術或者
設備,但不是用一堆高、新、尖的技術來做實驗。多年前,有入去
馬來西亞拜會著名綠色建筑大師楊經文先生,問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綠色建筑是什么?楊經文回答說,最理想的綠色建筑就是,在北方的冬天里,屋子內冷,加上一件衣服,人就暖和了。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綠色建筑的幾個基本的概念,首先是綠色
建筑技術的目的——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冬天暖和,夏天涼爽;其次是綠色建筑技術的手段,這手段甚至可以是加一件衣服或脫一件衣服那么簡單的;最后是采用對自然破壞最小的方式,簡單可行的技術,意味著能耗和物耗最小。換句話說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小的代價,換取適宜的生活環境。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