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倫敦碗(英國)
正在建設中的倫敦奧運會體育場位于倫敦東部的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其外形下窄上寬,酷似一個湯碗,空間布局緊湊巧妙,結構形式簡單明快,與歷屆奧運會主體育場追求宏大氣勢有很大區別。特別是其可拆卸的設計理念更使得倫敦碗顯得與眾不同、獨樹一幟。正如建筑師所言,這不是那種以壯觀外形取勝的體育場,但這是一個更聰明的建筑。
據介紹,主體育場共設8萬個座席,其中在地平面之下的碗底部分共設2.5萬個座席,上部共設5.5萬個座席,完全可以滿足奧運體育賽事的要求。奧運會結束后,除了保留碗底的2.5萬個固定座席外,其它座席將會被完全拆除,整個體育場將被改建成一個社區活動場所,用來舉辦綜合性運動會或者承擔文化、教育或社會大型活動。這將大大減小其運行維護費用,并通過奧運會改善了該區域的生活環境,是節能環保理念的最好體現。

2、迪拜塔(阿聯酋) 迪拜塔,高818米可用樓層超過160層,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高建筑,除了高度挑戰極限,迪拜塔采用世界最快電梯,速度達17.5米/秒。即使是臨時用來建筑施工的電梯速度也快得驚人,從首層升至124層景觀層只用70秒左右。

3、三亞鳳凰島七星級酒店(中國) 很多中國人可能還記得,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就是從三亞的鳳凰島登陸,開始中國內地的火炬傳遞的。這是國內最大的人工島,島頭的國際會議中心將建成中國首座“七星級飯店”。一座高達180米、外形充滿想象空間的國際會議中心將統領5棟99米高的國際度假養生中心成為海南乃至中國的新地標,可與世界最著名的阿聯酋迪拜帆船酒店相媲美。
這6座主體建筑全部為橢圓異形體,外形柔和,像是從鳳凰島上長出來的某種熱帶植物,又貌似三亞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也宛如披浪前行的風帆。一個抽象的大海星成為了6座建筑的區分和聯接點,完美實現各區的功能交換。該建筑設計注重建筑的節能設計和與環境的對話交流,主體建筑造型揉合了海洋和生態元素,塑造了一組另類而具個性的
標志性建筑群。是由著名的華人設計師馬巖松設計的。

4、東京天空樹(日本) “東京天空樹”電視塔從2008年7月開始興建,原定設計塔高為610米,預定于
2011年投入使用。然而,為了超過同樣為610米的中國廣州電視塔,“東京天空樹”的承建公司——東武公司2009年10月16號決定,將“東京天空樹”的頂端天線部分加高24米,達到634米,以奪取“世界第一高塔”的頭銜。大概是為了彌補小日本身材普遍矮小帶來的心理缺憾,但第一高度應該是客觀可信的。

5、新世貿大廈,又名自由塔(美國) 這個地球人都知道,效果圖看起來不錯,地球人都在關注,尤其是一個叫本拉登的。
世貿1號樓,看起來像一個紀念碑,像方尖碑的造型,在高度的設置下一些參數是遵從老的世貿大廈。我想在結構的安全和防恐上面肯定花了不少心思,這個就不用多說了。2號樓,主要是沿襲1號樓——自由塔的思路,鉆石
切割的設計是他的亮點。
大家還是看看圖吧,猜猜哪一個是一號樓,哪一個是二號樓。
9•11恐怖襲擊已經成為人們無法遺忘的記憶,這層沉重的意義讓這塊占地約6.5公頃的世貿大樓原址的重建工程,同樣備受各界注意。
已經在2004年動工的自由塔,最早由美國建筑師丹尼爾•李普斯金(Daniel Libeskind)所設計,其設計概念蘊含許多歷史與工程的結合,除了大樓總高度1776英尺(541米)象征美國的獨立年份之外,大樓還設計了特殊的光楔(Wedge-of-Light)幾何,使得每年9月11日早上8點46分到10點28分之間(即從雙子大樓被飛機擊中到整體崩塌的期間),陽光將從各大樓間直接照射到其間的世貿公園;而高聳的塔尖則與港口那端自由女神像手臂上的火炬互相呼應,象征美國追求自由的建國精神。

6、臺中大都會歌劇院(中國臺灣地區) (英語譯名:Taichung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簡稱臺中歌劇院,是位于中國臺灣臺中市的展演場所,基地位于七期重劃區內、臺中新市政中心旁,占地57,685平方公尺,內規劃大型展演歌劇空間2009席一座,800席中型劇場和200席實驗劇場各一座。最初規劃名稱為“臺中國家歌劇院”,2005年9月21日被文建會降為地方級建設,被迫改為“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目前全由臺中市政府負責。經2005年進行的國際競圖后,由日本建筑師伊東豐雄的設計“聲音涵洞”得到首獎,預計2013年完工。

7、大西洋上的海衛星號(法國) 說海衛星號(SeaOrbiter)是艘船,倒不如說它更像是漂浮在水上的“房子”。由法國海事建筑師JacquesRougerie設計的海衛星號,是一個浮動在海上的海洋科學研究站,總高度51米,位于水面上的“
采光樓層”有20米,約6層樓高;位于水面底下的“地下室”更壯觀,足足深達31米,約近10層樓的高度,額外的機械手臂,還可以下探到海面下600米的深度,能搭載18名科學家。
不過,更神奇的是,這艘16層樓高的海上堡壘還可以真正航行在大海里。實際上,它目前已經著手規劃處女航,從墨西哥到北大西洋,研究墨西哥灣洋流與大西洋的溫度、鹽度和二
氧化碳濃度等。

8、夢露大樓Absolute Tower(加拿大•多倫多) 這個和中國的三亞鳳凰島七星級酒店出自同一個設計師——中國的馬巖松。
在加拿大多倫多郊區Mississauga市即將出現兩棟建筑,在當地被稱為“夢露大樓”。
這兩棟60層樓高的“Absolute Tower”出自中國建筑新秀馬巖松之手,大樓外觀形似西方男人永遠的夢中情人瑪麗蓮•夢露的身材!
性感身材的背后,其實包含了馬巖松相當嚴肅的思考。他從魚的行為習慣上找到靈感,發現魚真正的生活空間不僅跟魚缸的外部造型沒有什么關聯,而且角落更是魚最不愛去的地方。所以AbsoluteTower被賦予的是一種具有某種“模糊性”的自由度,在這里生活,沒有多余的死角,人們可以恣意安排自己的舒適空間。與其說他是在設計大樓,不如說“某種更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似乎才是這位中國年輕建筑師想蓋的東西。

9、蜂巢大廈(墨西哥)
蜂巢大廈(Howers)位于墨西哥市東北方的圣達菲(Santa Fe)地區,由墨西哥Rojkind Arquitectos建筑事務所設計,地區發展規劃案中找來了十家不同的建筑事務所分別設計十棟集合住宅大樓,蜂巢大廈則為其中之一。
RojkindArquitectos主持人MichelRojkind以無數個六角形作為結構包覆串連了兩座樓體,同時也作為
玻璃帳幕的支撐
框架,蜂巢狀的架構暗示了現代人們居住的形態終究回歸到大自然生物的運作,由底層分散的狀態逐漸往上聚集,由公共空間漸變至私人空間。
蜂巢大廈共有35層,總占地面積為28148平方米,內含面積從60-200平米不等的180套雙層公寓,由1-4層為商業設施和公共空間,28層以上是一個擁有27間客房的精品酒店。大廈頂樓有一個帶有溫泉水療池的空中花園與時下流行的Lounge空間,可通過獨立的高速電梯從底層直接到達。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