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
建筑能耗不盡如人意的現狀,逼著相關部
門開始動真格。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用
建筑節能條例》,是根據《節約能源法》在建筑節能領域制定的指導條例。《條例》要求建立公共機構建筑負責人全面負責制。建筑節能已經通過立法的形式與官員的“烏紗帽”相關聯了。這對建設一個節能型的社會來說,當然是好事。
屋頂節能因此也提上了節能的議事日程。而給房屋建上環保節能的綠色花園,成為建筑節能的一個目標。屋頂綠化會對環境及建筑節能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大家都知道,眼下的大中城市大都建筑密集,其地面也大都被瀝青和
鋼筋混凝土所覆蓋,可綠化的面積減少。城市建筑屋頂大多“披”著
鋼筋混凝土、瀝青和砂石,形成“水泥森林”,并且閑置著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綠化屋頂是建筑節能的最好措施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一座城市的屋頂面積大約為整個居住區面積的1/5。被綠化的屋頂除了在夏天對室外環境具有十分明顯的降溫和增濕作用外,還可以大大降低屋頂外表面的平均
輻射溫度MRT(一般可降低10℃~20℃),從而進一步改善城市的熱環境;屋頂的綠色植物具有滯塵、殺菌和吸收低濃度污染物及增加空氣中負離子的作用,具有很強的空氣凈化能力和清新能力;屋頂的綠色植物還有降低城市噪音的作用,最大減噪量可達10dB。所以增加屋頂的綠化面積,對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增加城市整體美感意義重大。以北京為例,在規劃的市區內,有千萬平方米的建筑平屋頂未被利用,如果將其中的一半實施屋頂綠化,即可增加近500萬m2的綠化面積,相當于新建3個龍潭湖公園,而不占一寸土地。據科學測定,667m2綠色植物一年能產生氧氣14.4t,吸收二
氧化碳21.6t,一個城市如果把屋頂都利用起來進行綠化,那么這個城市中的二氧化碳較之沒有綠化前要少85%(平均值為減少70%)。為此,日本的東京市議會于2000年4月通過一項議案,要求東京市內的所有面積在1000m2以上的建筑必須進行屋頂綠化,目前東京市的屋頂綠化率已達41%。
綠色植物調節氣溫的作用十分明顯,綠色植物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通過蒸發作用向空氣中釋放水分,提高空氣的濕度,空氣的氣溫高達35℃時,樹蔭下的氣溫卻只有22℃左右。而照在濃密綠色植物表面的太陽光有70%左右被綠葉吸收,20%左右被綠葉反射回去,通過綠葉的透射光只有10%左右,被綠化的屋頂在夏天的降溫和增濕作用十分明顯。
另據有關測定數據顯示,建筑物的屋頂綠化對降低建筑物周圍環境氣溫的作用十分明顯,氣溫降低的幅度可達0.5℃~4℃,而建筑物周圍環境的氣溫每降低1℃,建筑物內部的空調容量可降低6%。對大面積的
低層建筑物(特別是一些工業廠房建筑),由于屋面面積比壁面面積大,夏季從屋面進入室內的熱量往往占總
圍護結構熱量的70%以上。夏季實測的結果表明,綠化的屋頂外表面最高溫度比不綠化的屋頂外表面最高溫度(可達60℃以上)可低20℃以上,從而使從屋面傳入室內的熱量減少到1/4左右。綠化屋頂不僅可以在夏季對室內環境
隔熱保涼,而且可以在冬季對室內環境隔冷保暖,在極端天氣對緩沖和削減極端溫度起著突出的作用。屋頂綠化對建筑
設備節能和改善頂層房屋室內熱舒適環境(頂層屋面內表面平均輻射溫度MRT不會太高或太低)也具有重大意義。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