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堡,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來說也許很陌生,但對于關注環保節能行業的人士而言,它卻是一個理想之城。有著“德國環保之都”美譽的弗萊堡,其大多數的建筑都已改造為可持續建筑,并且大量應用
太陽能等
可再生能源。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大多數的房屋沒有采用節能措施,
建筑能耗占到社會總能耗的40%。我國建筑的平均單位能耗約30升燃油,相當于每年每平方米300千瓦時。而在德國,進行過節能改造的房屋單位能耗僅相當于3升燃油(俗稱3升房),新建住宅平均能耗可控制在1升燃油(俗稱1升房)。照此推算,若中國能將建筑的
節能技術提升至德國的水平,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省30%的能源消耗。
對比中外生態建筑的發展趨勢,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宋春華在6月29日中國可持續建筑國際大會上提出對于
建筑節能是否應該一步到位的思考。當前我國對于新建建筑的節能目標是50%,一些有條件的城市節能65%。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部分建筑的外墻及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太大,即使提出節能50%的目標但差距還是很遠,節能改造的結果是還將繼續改造,他建議應該對于建筑節能要求一步到位,另外借鑒國際上的優秀成果并應用到國內的建筑中,使用一些高效的
隔熱保溫材料和新
型材料。同時,節能技術更應該傾向于“被動式”節能,主動式節能是為了實現建筑節能而消耗大量其他能源,而“被動式”節能對于其他能源的消耗很低。他以挪威的一幢建筑為例,挪威的寒冷季節比較漫長,因此在客廳和衛生間的地板均利用太陽能熱水
供暖,但臥室不提供熱水供暖,做到資源“減量化”。同時,做好墻體的
隔熱保溫,朝南的外立面大部分是
窗,利用
百葉窗調節陽光照射的
強度,北立面則是墻體很厚、窗戶很小。因此,在“減量化”的前提下實現了資源和能源節約。
宋春華強調,對于建筑而言,實現“減量化”的最好方式是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周期。我國規定普通住宅結構的安全使用期為50年,而日本在5年以前就已提出百年住宅,現在又提出200年住宅。實際上,建造房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資源,更不可思議的是我國有很多建造10年、20年的建筑已被拆除,其壽命還不到50年。宋春華呼吁國內的建筑規范能否由50年先提高到70年,70年與現行住宅的土地批復年限也是相吻合的,這些都值得業內思考。另外,他提出房屋建筑不能隨意“想拆就拆”,我國已頒布的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定,城市人民政府和建筑物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不能隨意決定房屋拆遷,在合理使用壽命內的建筑物應當采取措施延長其使用壽命,要抑制當前的大拆大建。
當前我國提出開發
新能源的目標是,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的消費量占到能源總消耗量的10%,到2020年要達到15%,太陽能熱水器的總集熱面積在2010年達到1.5億平方米,到2020年要達到3億平方米。到2010年,太陽能淺層利用要占到新建建筑面積25%以上,到2020年占50%以上。宋春華同樣坦言,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所以國家提出要扶持和鼓勵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多采用太陽能和地熱能。他說:“為了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是抓好設計這一環節,堅持新能源和建筑的一體化,堅持設計與新能源利用的一體化。”在去年國務院發布的
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中,要求建筑主體工程和可再生能源設施要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比如太陽能推廣應用,對于12層以下的建筑物,我國已有若干個省份在強制推行太陽能應用,但對于
高層建筑能不能有效應用太陽能也亟待探討。目前,太陽能應用推行較好的國家是以色列,在1980年以色列已開始強制推行使用太陽能,規定沒有太陽能集熱
設備的房屋將不批準建設。另外一個很好的實例是瑞典馬爾默市的BO01住宅示范區,曾獲得歐盟的“推廣可再生能源獎”,整個住宅小區是利用舊碼頭改造而成,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且建造過程并不追求特別先進的技術和產品,而是把重點放在對成熟、普遍使用的住宅技術與產品的集成,同時實現了住宅產業的高度現代化。比如使用風力發電解決99%的用電需求,另外1%由
太陽能光伏發電補足。供熱主要由
地源熱泵提供,另外不足的由
太陽能板提供,制冷也由地下水源制冷。這些國外實踐對于我國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