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7月14日消息】房地產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房地產絕對不能缺席,如果房地產缺席了,中國的投資增長就完全上不去,但中央政府也面臨房價的空前壓力,特別是個別城市房價上漲的過快。所以,政府一方面要促進房地產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擔心個別城市房價過快增長,形成房產泡沫。房地產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體,政府對房地產過分施壓,會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
從現狀看,國家固定投資中房地產投資的比重為20—40%,是50余個產業的關聯,2009年全年房地產投資43065億元,同比增長19.9%,占城鎮固定投資的22.2%,貢獻率為17.1%,僅次于制造業。2010年1-2月份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144億元,增長31.1%,在城鎮固定投資中,房地產的貢獻率為31.05%,居于首位。
西部空間
中國的二線、三線城市房地產的發展機會主要來自經濟增長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過去10年,原本是中國經濟“洼地”的廣大西部地區,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下,已快速崛起。據溫家寶總理在西博會致辭中引用的權威數據:2000—2008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萬億元增加到5.82萬億元,年均增長11.7%。固定資產投資由6111億元增加到3.58萬億元,年均增長22.9%。這幾項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9年,西部增長速度明顯高于東部。
樓市變局下建筑玻璃門窗幕墻業的市場走勢
從現實看,西部面積占全國的70%,人口占30%,經濟總量占20%。從目前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看,已從過度依賴投資增長轉向消費需求增長,從過度依賴外需轉向內需,因此西部經濟發展空間最大。
從土地、人口看,西部有更大的增長空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央反復強調經濟方式的轉變,就是從過分依賴投資增長的增長方式轉變為主要依靠內需,這一點讓我們看到了西部的發展機會,而東部的經濟增長在去年已有明顯的放緩。
從長遠來看,中國的對外貿易環境在慢慢轉變的時候,更多的要靠內需,而拉動內需很顯然要靠西部,這是一個方面。其次,就是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市場空間的規模在促使產業轉移。最近,internet上海工廠整個要搬到成都來,3000多人的就業機會就自然會轉移到成都,這是一種代表性的趨勢,就是說這種產業轉移優勢、規模優勢、產業空間以及基礎優勢都是一種持續優勢。這種轉移是國家協調區域發展的主要方式,就是在東部先富裕起來的基礎上,開始對中西部進行更多的投入,這兩方面的轉化促進了西部經濟的增長。
中國房地產增長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化進程,一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二是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在東部地區,東部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其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85%—90%,增長空間很小。
中國西部的二線城市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5%,如重慶高一些是48%,成都是45%,這樣的水平離城市化城市水平75%至少還有20—30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也就是說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在東部基本上已經走完了,需要在西部形成一個高峰時期,每年將超過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在西部二線、三線城市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中。
一方面是房地產市場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收入的提高,所形成對房產需求的成倍增長。所以,二線、三線城市房地產的一個很重要的支撐點就是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
城市擴張
在東部,尤其沿海地區,城市面積不斷擴大,就如從廣東惠州到東莞城市連成片。再看西部,城市面積的擴張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就像我們看見的成都、西安、重慶都是最近幾年城市交通軌道增長最大的城市,軌道的擴張使得土地供應有了更大的空間,這就是西部與東部地區一個很重要的差別。據了解,西部近年房地產投資增長超過40%,銷售增長超過30%。
政府有一個很重要的政策重點就是極度地擴大住房保障體系的供應鏈以及其在整個住房體系中所占的百分比。如政府規定新出讓的住宅用地70%土地要用在保障性住房,包括普通商品房上,而中西部有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對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這一政策對中西部地區的城市擴張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就辍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