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半鋼化
真空玻璃”

在圖1所示的真空玻璃結構中,兩片玻璃不是普通玻璃而是
半鋼化玻璃,則稱為“半鋼化真空玻璃”。
普通玻璃通過
深加工處理,使玻璃表面形成
壓應力層,玻璃
強度會大大提高,可稱為
強化玻璃。又依表面壓應力不同,分為鋼化玻璃和半鋼化玻璃兩個品種[1],其
表面應力如表1所列。

二、為什么要研制“半鋼化真空玻璃”
鋼化玻璃強度高,抗
沖擊強度和
抗彎強度比普通玻璃高3—5倍,抗熱沖擊性能也大大提高,而且破碎后形成不帶尖銳刀鋒的小顆粒,對人傷害小。但由于多種復雜的原因,鋼化玻璃發生“自爆”的機率較高,研究表明,特別是當表面壓應力≥52.0MPa時,由于玻璃內部雜質引起的自爆機率大大增加。
測試結果表明,按特定工藝制成的半鋼化玻璃的抗彎強度比普通玻璃高約4倍,雖然比鋼化玻璃略低,但不會發生自爆,對于高層
門窗幕墻,使用半
鋼化夾層玻璃,即使撞碎也不會有尖銳碎片傷人。因此,我國很多幕墻專家呼吁使用表面壓應力50 MPa左右的半鋼化夾層玻璃作為高層幕墻玻璃的首選,既有一定強度,又達到安全、可靠的目的[2]。因此,近年來,特別是對于高層幕墻建筑,不用鋼化玻璃的呼聲日高。新近建成或將要建成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中央電視臺新址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物都全部采用半鋼化玻璃。表2給出一些建筑使用半鋼化玻璃的概況。

目前生產的真空玻璃都是普通玻璃制成的,存在強度不足的弱點,能否制成半鋼化真空玻璃和夾層半鋼化真空玻璃代替上述這些
中空玻璃,成為一個瓶頸性課題。
三、研制半鋼化真空玻璃的難點在哪里
由于用于真空玻璃邊緣和抽氣口封接的玻璃釬焊料的工作溫度高于430℃,如果用鋼化或半鋼化玻璃制作真空玻璃,在如此高溫條件下,它們將會“退火”成普通玻璃。如果用制成的普通真空玻璃,進行高溫后驟冷的鋼化處理,則真空玻璃會失去真空度或破裂。所以,數十年來研制半鋼化真空玻璃是真空
玻璃技術發展中的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影響真空玻璃產業化的技術瓶頸之一。
國內外廠商多年來試圖解決此難題的各種方法可歸納為[3]:
1、用各種低溫封接材料(如軟金屬、樹脂等)代替玻璃釬焊料。
2、用分區加熱的方法在保持玻璃主體溫度不高的條件下,以微波、高頻、紅外射線、激光等手段對封接部位重點加熱。
3、研制較低溫度的玻璃釬焊料并控制加熱時間。
但至今尚未見有成功的產品問世。
我們經過長時間攻關,通過創新工藝技術和設備,取得突破性進展,在2008年試制成半鋼化真空玻璃,初步測試結果表明,各方面性能均比普通真空玻璃大幅提高,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四、半鋼化真空玻璃的優點
研制成的半鋼化真空玻璃的表面應力可在50—100MPa間選擇調控,實際已包含鋼化玻璃范圍,我們選擇表面應力不同的樣品做測試。雖然大量的實驗和測試還正在進行中,但從初步測試數據看,與普通真空玻璃相比,半鋼化真空玻璃的優點已非常明顯,表現在:
1、強度大幅提高
1)按國標要求的四點彎曲法對半鋼化真空玻璃的
玻璃板進行破壞拉應力檢測,結果表明,在表面應力為50—80MPa范圍內,強度約為普通玻璃4倍,約50MPa時沖擊后裂縫為輻射狀,半鋼化特性最顯著。當表面應力約為95MPa時,強度約為普通玻璃5倍,沖擊后粉碎為小顆粒,呈完全鋼化玻璃特征。
2)抗風壓強度達到國家標準最高級
表3列出半鋼化真空玻璃及普通真空玻璃抗風壓強度的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半鋼化真空玻璃風壓變形性小,破壞風壓高,已達到國家標準最高級。
如果在上述半鋼化玻璃兩側再用兩塊玻璃作成復合夾層真空玻璃,抗風壓強度將更高。
3)抗溫差強度提高
用如圖2所示熱箱對真空玻璃作溫差試驗。

圖2中上蓋玻璃為800×800mm的單LOW-E真空玻璃。箱內加熱器加熱功率可調控,由溫差引起玻璃彎曲的變形量可由千分表測出。測量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見,半鋼化真空玻璃在內表面溫度達到100℃,內外表面溫差△T將近80℃時仍能保持完好,實驗中
保溫時間超過半小時,試驗后真空玻璃K值無變化。而普通真空玻璃在此溫差時破裂。
4)抗沖擊強度提高
試驗表明,半鋼化真空玻璃抗沖擊性能有明顯提高,但根據我國標準規定半鋼化玻璃不能列入
安全玻璃類別。
目前,建議在高層門窗幕墻等要求安全玻璃的場合使用如圖3所示的夾層半鋼化真空玻璃或外夾層內貼膜半鋼化真空玻璃。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