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光電建筑(電氣)工程施工圖的繪制
3.1 施工圖的繪制要求
為了提高光電建筑(電氣)系統的工程質量,必須首先做好光伏電氣系統施工圖的設計和繪制。
施工圖的設計必須與
幕墻結構密切配合,做好動力的預留、管線的預埋和預留,確保以后能順利穿線和系統調試。方陣的布置設計要考慮建筑結構,合理的布線利于組件線纜的接駁。
施工圖的繪制應認真執行繪圖的規定,所有圖形和符號都必須符合
JGJ16-2008《名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的規定,不足部分應補充并加以說明。繪圖要清晰整潔,字體規整,原則上要求書寫宋體字,力圖圖紙簡化,方便施工,詳細而又不繁瑣地表達設計意圖。
繪制圖紙要求主次分明,應突出路線敷設,電氣元件和組件等為中實線,建筑輪廓為細實線,凡建筑物非光電方陣之外部分,均應標出名稱,繪出主要軸線標號。
各類有關的方陣區域,應根據
平面圖明顯標出。匯流箱的布置力求準確,動力配電柜安裝的器件標出位置及
標高。相同的平面,相同的方陣設計要求,可以繪制一層或單元一層平面,局部不同時,應按軸線繪制局部平面圖。
比例尺的規定:尺寸宜采用1:100.如果面積很大,設備又較少,能表達清楚的話可采用1:200。
剖面圖復雜的宜用1:20、1:30,甚至1:5,根據比例關系,視細小部分的清晰度而定。
施工圖的設計說明要求語言簡練、表達明確。凡在平面圖上表示清楚的不必在說明中重復敘述,施工圖未注明或屬于共性的情況,以及圖中表達不清楚者,均需加以補充說明。單項工程可以在首頁圖紙的右下方,圖角的側上方列舉說明事項。如果一個系統、子項較多,屬于統一性的問題,應編制總說明,排列在圖紙的首頁。
3.2 設計圖紙的規定
(1) 光電建筑(光電)工程系統的總平面圖。標出該系統在總建筑圖中的位置,標出方陣、匯流箱、配電室的位置、連接線的走向、系統的接地等。
(2) 系統圖。系統圖確定以下內容:
○1 確定方陣的設備和器材的相互聯系。
○2 確定逆變器、動力箱的功能、容量。
○3 確定所有主要設備滿足訂貨的要求。
(3) 系統及分部的平面圖。確定匯流箱、逆變器、動力箱的安裝位置,注明標號,確立接駁線的走向、管線、線槽數量、規格,
埋設方法及標高。
(4) 主要設備材料表。復雜部分安裝的剖面圖。
3.3 設計圖紙的標注
設計圖紙的標注圖例符號應執行國家統一標準、規定,計量應用公制標準,不作濫行標注,以免混淆不清。標注語言力求簡潔,原則上應采用宋體楷書、書寫工整,不得潦草。以保證圖面清晰,方便施工。一般按下列方法進行標注。
(1)平面圖結構曲角變化復雜,應用細線標注軸線編號。建筑輪廓不應過粗,標注位置應選擇恰當,不要過度集中。平面圖上不同電壓線路并列時,應以粗細線嚴格分精,并分別標注清楚。
(2)在平面上的布線應注明極性、電壓等級、導線規格型號、根數、保護管類別、管徑、外圍尺寸及安裝高度等。
(3)各種管型的標注如下(管徑均按公稱直徑):
○1
金屬管一律用“G”表示,管徑為:15、20、25、32、40、50、70、80、100
○2 硬質
塑料管用“VG”表示,管徑為:16、20、25、32、40、50、63、75、100
○3 半
硬塑料管用“SG”表示,管徑為:16、20、25、32、40、50
○4 軟塑料管(
絕緣套管)用“RG”表示,管徑為:16、18、20、22、25、28、30、36、40
○5
PVC波紋管用“BG”表示,管徑為:11、13、20、25、32、40、50、80、100
○6
鍍鋅線槽用“XC”表示,U形尺寸為25×15、35×50、50×70、50×80、100×150、100×200、150×200、150×250
○7 在標注以上各類管型時,凡單項工程中,采用了同一類型是,則在平面圖上可以省略,標注不重復。如局部采用不同類,可局部分別標注,如全部采用同一類型管形則在圖底說明中加以說明。
(4)動力箱、板的標注供電類別在平面圖配電箱、板位置附近的明
顯空隙處分別標注。配電箱進出線如圖。

1-4 配電箱進出線
4.施工項目的實施
4.1 工程(電氣)質量管理
光電工程質量管理要執行ISO9001系統工程質量體系,要貫穿在光電系統的整個 工程實施過程中,為保證系統高質量的環節時,要確切做好質量控制、質量檢驗和質量評定。
質量管理要抓好以下環節:
施工圖的規范化和制圖的質量標準;
管線施工的質量檢查和監督;
配線規格的審查和質量要求;
配線施工的質量檢查和監督;
現場設備和前端設備的質量檢查和監督;
主控設備的質量檢查和監督;
智能采集系統的監控;
調整大綱的審核和實施及質量監督;
系統運行時的參數統計和質量分析;
系統驗收的質量標準;
系統操作與運行管理的規范和要求;
系統的保養和維修的規范和要求;
年檢的記錄和系統運行總結等。
4.2 光電建筑(電氣)工程施工驗收規則:
為了提高光電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可靠和安裝維護方便,光電工程要按照施工圖紙和安裝使用書的規定進行。光電建筑工程的系統電源:光電建筑工程的系統組成包括直流供電方式、交流逆變并網方式和帶蓄電能的交流逆變方式。
4.3 光電建筑電氣線路敷設的規定
(1)電氣線路敷設的一般規定:
1)電纜敷設前,用直流500V絕緣電阻表測量絕緣電阻,其中阻值不應小于5 mΩ。
2) 線路不應敷設在影響操作、妨礙設備檢修、運輸和運行的位置,應按最短途徑集中敷設,橫平豎直、整齊美觀、不宜交叉(線槽布線除外)。
3)線路周圍環境溫度超過65℃時,應采取
隔熱、
防水、
防火措施。
4)線路與
絕熱的工藝設備、管道絕熱層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0 mm,與其他工藝設備、管道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50 mm。
5)線路不應該平行敷設在高溫工藝設備、管道的上方和具有
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藝設備、管道的下方。
6)線路的終端接線處以及經過建筑物的伸縮和
沉降縫處,應留有適當的余度。線纜不應有中間接頭,當無法避免時,應在分線箱或接線盒內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當采用
焊接時應用無腐蝕性的焊藥。補償導線宜采用壓接,同軸電纜應采用專用接頭。
7)線路敷設完畢,應進行接線及編號,并測量絕緣電阻,測量線路絕緣時,必須將已連接上的設備及元件斷開。
(2)線槽敷設規定:
1)線槽需要平整、內部光潔、無毛刺、加工尺寸準確。線槽采用焊接連接時應牢固,不應有顯著
變形。
2)線槽采用
螺栓連接或
固定時,宜用平滑的半圓頭螺栓,
螺母應在線槽外側,固定應牢固。
3)線槽的安裝應橫平豎直,排列整齊。垂直排列的匯線槽拐彎時,其
彎曲弧度應一致。線槽安裝在工藝管架上時,宜在工藝管道的側面或上方。
4)線槽拐直角彎時,其最小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槽內最粗電纜外徑的10倍。槽與槽之間,槽與倍表盤之間、槽與蓋之間的接駁處,應對合嚴密。
線槽的長度超過50 mm時,宜采取
熱膨脹補償措施,線槽應有
排水孔。
線柄內直接引出電纜時,應用機械加工方法開孔,并采用合適的護圈保護電纜。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