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屬板安裝:對橫豎連接件進行檢查、測量、調整;金屬板、石材安裝時,左右、上下的偏差不應大于1.5mm; 金屬板、石材空縫安裝時,必須有
防水措施,并有符合設計要求的
排水出口;填充
硅酮耐候密封膠時,金屬板縫的寬度、厚度應根據
硅酮耐候膠的技術參數,經計算后確定。
8、 幕墻四周與
主體結構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防火
保溫材料填塞,內外表面應采用
密封膠連接封閉,接縫應嚴密不漏水。防火
保溫材料填充應飽滿、均勻、表面密實、平整。
9、 耐候膠施工:
耐候密封膠的施工厚度應不大于3.5mm, 施工寬度不小于厚度的2 倍,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應采用
聚乙烯發泡材料填塞。耐候密封膠在接縫內應形成相對兩面粘,并不的三面粘。密封膠縫應橫平豎直、深淺一致、寬窄均勻、光滑順直、飽滿密實、連續、無
氣泡。
10、幕墻
鋼結構施焊后,其表面應采取有效的
防腐措施。
三、玻璃幕墻產生質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預埋件尺寸不一;預埋位置不準確;焊接質量差;采用
防銹漆防腐;
后置埋件采用鋼板與
膨脹螺栓錨固,錨固長度不一,隨需性大。甚至有的錨固在C20的鹼
掛板上。
原因:,預埋件制作安裝未檢查驗收,幕墻預埋件施工質量管理混亂,未按設計圖及驗收規范施工。工序未經檢查驗收。
防治措施:對此施工企業應規范預埋件的加工制作和預埋定位工作,加強對焊接部位的檢查,做到不漏焊,焊縫飽滿,焊縫質量達到規范要求,根據<規范>中的明確要求對幕墻使用的除不銹鋼外所有的鋼材零都件做表面
熱浸鍍鋅處理的防腐工作;對漏埋預埋件的情況,應采用化學錨固,并做拉拔試驗,不得以作為補救措施使用膨脹螺栓錨固的,應做杭拔試驗來確定錨固
強度和錨固數盤;與幕墻立柱相連的主體破構件應可靠,其
混凝土強度不宜低30。
2)、立柱的連無間隙或間隙過小
原因:操作工人無經驗,操作前沒有進行技術交底,工序未經檢查驗收。
防治措施:加強技術交底工作,嚴格工序檢查驗收,幕墻立柱需設置
伸縮縫,縫的間不宜小于10mm,而且芯管與立柱應采用橢園形(也有采用v形)孔做成可活動連接方式,以保證鋁合金立柱的伸縮白由,滿足它的溫度變形要求
3)、幕墻鋁合金立柱與連接件間,立柱與橫梁間未設置墊片現象。
原因:未按設計要求及驗收規范施工,工序驗收不嚴或未經工序驗收,沒有進行技術交底、操作工人質量意識差。
防治措施:加強班組操作工人質量教育實行落實質量責任制,進行技術交底,嚴格實行工序施工三檢制檢查驗收工作。設置墊片:鋁合金與連接鐵件間應設段
耐熱的硬質有機材料墊片來
絕緣隔離。幕墻立柱和橫梁間應加設
橡膠墊片。
4) 防火、
防雷施工不規范、不到位
原因:對幕墻防火、防雷施工不重視,施工前未進行技術交底,防火防雷施工檢查驗收不嚴格不規范或未驗收。
防治措施:事前要對班組進行技術交底,提高質量意識。嚴格各道工序檢查驗收。審查進場
防火材料合格證,檢查樓層間、
隔墻處的縫隙用不燃燒材料填充阻隔施工質量。檢查幕墻自身的防雷體系是否與建筑主體結構的防雷體系作可靠連接,工程竣工前對幕墻防雷的接地電阻進行測試,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歐。
5)、幕墻玻璃破碎及玻璃與鋁合金連接不規范
原因:玻璃裁割時的鋸齒邊緣易產生
應力集中,從而導致玻璃破碎施工前未做技術交底,操作工人不重視或無經驗,未按操作工藝施工。
防治措施:事前做好技術交底,加強質檢驗收,要求玻璃裁割后必須做
倒棱、側角處理。玻璃與構件不得直接接觸,玻璃四周與構件凹槽底應保持一定空隙,每塊玻璃下部應設不少子二塊彈性定位墊塊,墊塊的寬度與槽口寬度應相同,長度不應小于100mm,玻璃兩邊嵌入量及空隙應符合設計要求。【完】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