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武漢建設大廈作為全國首個既有建筑改造而成的三星級
綠色建筑,只是剛剛拉開了我省節能改造的序幕。昨日從住建廳獲悉,我省作為典型的夏熱冬冷地區,大量的既有居住建筑缺乏節能措施,能耗較高,即日起,我省將對首批100萬平方米進行既有居住
建筑節能改造。
省住建廳介紹,我省城鎮既有居住建筑中除了近年來新建的約2億平方米居住建筑符合節能標準外,大量的既有居住建筑缺乏節能措施,能耗較高,室內舒適性較差。
為此,省住建廳明確,“十二五”期間,全省將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450萬平方米的工作目標,近期開始將對首批100萬平方米進行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主要包括建筑外
門窗節能改造、建筑
外遮陽節能改造、建筑屋面及
外墻保溫節能改造三項內容。
建筑外
門窗改造,即用節能型門窗替換非
節能門窗,增強門窗的
保溫隔熱和
隔聲性能。建筑外
遮陽節能改造,指運用相應的材料和構造措施,阻隔陽光對門窗
玻璃、建筑
圍護結構的直射,降低對室內環境的
熱輻射和直射陽光造成的強烈
眩光。建筑屋面及外墻保溫節能改造,即采用
燃燒性能為A級的
保溫材料對屋面和外墻進行改造。
根據要求,此次改造方式將包括集中成片改造、單棟房屋改造和單戶居民改造等多種方式。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勵居民分戶自行實施窗改。
資金上,主要由受益居民及產權單位投入,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地方財政配套補貼。2012年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標準分別為:綜合改造為每平米20元,門窗節能改造為每平米6元,遮陽節能改造為每平米8元,屋面及外墻保溫節能改造為每平米6元。另悉,中央補助資金標準將考慮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等情況逐年進行調整。
省住建廳介紹,我省作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
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24個試點省市之一,2015年底以前,基本實現200棟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能耗實時監測。
所謂能耗實時監測,就是在一個平臺上,能實時顯示該建筑物的能耗用量情況,比如水、電、燃氣等。
通過公共
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可以掌握各類公共建筑用能特征,科學制定公共建筑用能定額標準,降低建筑能耗。
省住建廳明確,此次工作內容包括分項計量裝置安裝、數據中心建設、監測平臺運行管理、配套能力建設四大方面。
其中,200棟樣本建筑的電、燃氣、水等分類能耗要安裝分項計量裝置,實行動態監測,據了解,此次列入湖北省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的樣本建筑共200家,分為辦公建筑、商場建筑、賓館飯店建筑、醫療衛生建筑和其他建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