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2012年4月24凌晨5點59分,SOHO中國(0410.HK)董事長潘石屹照例更新了微博——今日北京、上海空氣污染指數。
早前,在由他本人出演的微財經劇《拆彈專家》評劇現場,他對眾記者說,
2011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力促政府部
門在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監測指標。
他不止一次談到PM2.5。當然,身為商人的他,也不忘在多個場合宣傳自己的項目。評劇現場是望京SOHO的售樓處,而該項目被潘石屹稱為是“成本第二”打造的
綠色建筑。他坦言,在PM2.5問題被公眾關注之后,才決意要在望京SOHO建設階段裝置空氣凈化器及水處理
設備,并稱從2009年以后,SOHO所建的建筑必須要符合綠色建筑標準。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委副主任開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從房價的角度考慮,大多數開發商不愿意做綠色建筑,僅有少數開發商走在了領先的地位;而中國的綠色建筑推廣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運動,政府的強制推動力量,大于基層意識的覺醒。開彥擔心,大面積推行較低的標準,會將綠色建筑引入誤區。
建設部力推綠色建筑
4月中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建部公布的《2011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專項監督檢查
建筑節能檢查情況通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353個項目獲得了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建筑面積3488萬平方米,其中2011年有241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建筑面積達到2500萬平方米。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北京等省市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較多,貴州、云南、海南、甘肅、
內蒙古等省區尚未開展此項工作。
這份報告也提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例如,發展綠色建筑的制度措施不落實,進展相對緩慢。缺乏對綠色建筑投入產出的科學評價以及社會環境效益的正確認識,只注意了綠色建筑成本增加的一方面(一般增加成本5%至10%),忽視了綠色建筑產生的社會環境效益,影響了綠色建筑的發展。
此外,綠色建筑標準體系還不健全,缺乏針對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及經濟條件的綠色建筑規劃、設計、評價標準,綠色建筑發展缺乏標準
規范的約束和引導。綠色建筑配套政策不落實,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的相關政策尚未出臺,缺乏政策引導機制等。
政府在推進綠色建筑方面表達了強烈的愿望。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不久前介紹,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迅速,對于發展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社會共識已經形成。如果維持每年新增綠色建筑項目300個,“十二五”期間將節能25.5億千瓦時,減排二
氧化碳229.8萬噸。此外,標準體系逐步建立,
太陽能光伏、
LED價格逐步下降都為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據了解,目前,深圳、廈門等地已率先提出新建保障房全部為綠色建筑。2014年起,所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建設的保障房將全部實施綠色建筑標準。
低標準誤導市場?
作為國內倡行綠色建筑社區的專家,開彥的擔心是,在美國,發展綠色建筑是以自下而上的市場機制驅動為主,包括LEED認證的發軔和形成也是通過市場力量的推動,而我國很多開發商非常浮躁,只注重于綠色建筑的外在形式,主要是以此作為賣點!懊绹俗龅煤茉鷮,建筑師和律師等從業人員會將建設綠色建筑作為職業道德,甚至在許多州,居民選擇住綠色建筑,政府會給予補貼!
我國有800個項目申領美國LEED綠色建筑認證,這一數目已經超過了美國,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寶座。但這并不表明中國綠色建筑發展已獲世界領先。LEED認證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國需要出臺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準。
開彥介紹,住建部主要從“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幾大體系,對住宅與
公共建筑進行“綠色”考核,簡稱“四節一環!薄6〗ú砍雠_的綠色建筑相應措施,只是普及性的或者規范性的,標準較低。真正的綠色建筑規范應該是引導型的,引導建筑向最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將低標準大范圍推廣,有可能會誤導市場!安糠制髽I的標準甚至高于住建部的標準,下一步應由市場力量來推動高標準的建成!遍_彥說,萬科、招商地產等大型公司對綠色建筑的投入,已經走在了前列。
3月29日,在第七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招商地產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簽訂了合作
框架協議。2012年雙方將圍繞開展技術咨詢與推廣、開展“既有工業建筑綠色改造評價技術”課題研究、積極推進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和示范工程項目、開展“低能耗綠色建筑綜合示范區技術導則”課題研究,以及加強綠色建筑宣傳等五項內容開展工作。
招商地產相關負責人認為,低能耗綠色建筑綜合社區的興建,將是我國綠色地產發展的下一步。而招商地產的實踐經驗,將可能被納入并優化綠色建筑的國家標準。政府的制度設計與企業的努力踐行,才是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之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