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5、經濟投資總量分析
6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投資總量約在
120~130 億人民幣/每棟;
4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投資總量約在
70~80 億人民幣/每棟;
2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投資總量約在
20~30 億人民幣/每棟。
經過加權計算,200 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1000 棟
規模的投資總量約在 3萬億人民幣以上。
再進行細化成本分析:
玻璃幕墻造價約占總成本的 6~8%左右,則幕墻總量就是1800~2400 億人民幣;
玻璃造價約占玻璃幕墻的 30~35% ,則玻璃總量就是560~760 億人民幣;
各種膠和膠條的造價約占玻璃幕墻的 4~5%左右,則總量為90~120 億人民幣;
對 1000 棟以上 200 米以上超高層建筑經濟總量的分析,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超高層建筑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份量,以及對幕墻行業帶來的巨大利好。
6、技術優勢分析
毫無疑問超高層建筑是一切先進建筑科學技術的高度結晶,也是建筑機械制造業水平的創新性發展, 更是超高層建筑使用管理水平極大提高。
經核實,400 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71 棟,只有一棟是國人設計,武漢中心(440 米),上海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其余的 70 棟全部由境外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國內建筑設計院配合設計。
這說明 400 米以上超高層建筑的技術設計的核心技術不在國人手里;中國高層建筑的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機電設計、管理設計、材料配制設計等方面尚處于配合設計的角色。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指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要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7、中國建造超高層建筑之必然
1)城鎮化道路
從改革開放,中國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深刻的城鎮化進程。經過三十年的艱辛努力,中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但和發達國家的80%城鎮化率相比,還有30%的城鎮化率的提升空間。
我國城鎮化率的提升,對拉動內需作用明顯:城鎮化率每提升1%,則可拉動內需10萬億人民幣,如需從50%提到80%,則拉動內需可達300萬億人民幣。因此新一代黨和國家領導班子把2020年前建成小康社會,實現GDP和人均收入雙翻番,實現中國夢,其最重要的抓手是城鎮化。通過城鎮化,釋放改革紅利,達到國強民富。
2)質疑:“勞倫斯魔咒”是否存在 ?
我仔細閱讀和研究了勞倫斯先生提供所有案例:從1873年至2010年共137年之中誕生的10座當時世界的第一超高層建筑;也認真學習了在這期間爆發的十次經濟危機和衰退的成因。
我負責任認為:除了時間點的勉強契合或機緣巧合外,沒有確鑿事實證據,沒有嚴格的理論計算驗證,沒有嚴密邏輯關系的推斷,是“三無指數”,沒有定性定量的分析,有的是強牽附會,本末顛倒,因果倒置,是一種談資類的演義。
我以最近三次經濟危機的成因為例來說明:
97亞洲金融危機,是因為吉隆坡雙子塔在97年落成;
2000年美國經濟衰退,是因為臺北101大 廈在99年竣工;
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是因為2010年迪拜塔的交付使用。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