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關于2016,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建筑落成,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在線建筑雜志 Dezeen 已給出了它們的榜單,12個項目中既包括博物館、美術館、劇院等公共文化類建筑,亦有度假屋、住宅樓等設計。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內地就有兩個項目入選了這一榜單。
平潭藝術博物館 by MAD

這是 MAD 設計的第三座博物館建筑,位于福建省第一大島平潭新城中心的內海,落成后也將是亞洲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建筑面積為四萬平方米,總投資約 8 億人民幣。 博物館建筑本身就像是一座隨時要游離的島中之島,由一座微微起伏的棧橋連接著大陸。它像是置于水中的大地景觀,與遠山借景、呼應。建筑以混凝土混合當地沙地貝殼整體澆筑,如山巒起伏的殼體籠罩的室內空間好像是遠古的洞穴。
建成后的首展,將以曾經流失海外的千余件國寶級藏品亮相世人。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改造 by Herzog & de Meuron

泰特現代美術館是英國最主要的當代藝術館。它坐落于一個舊發電廠。而由赫爾佐格與德梅隆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設計的耗費 4 億美元的擴建部分將于今年完工,于 6 月 17 日對外開放。擴建及維修工程完成后,泰特的展覽空間將增加 60%,這使得美術館的現當代收藏有了更多的展示機會。
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泰特決定在新館開放的時候對整個展館的作品進行重新規劃布置,屆時將有來自 50 個國家的 250 多名藝術家作品一起亮相。新十層建筑 Switch House 將與現有的六層建筑 Boiler House 一起承擔起常設展覽的任務,讓美術館的展覽策劃可以更具靈活性。
非裔美國人歷史博物館 by David Adjaye & FAB

2009 年,非裔英國建筑師 David Adjaye 被選中設計華盛頓 DC 國家廣場上的非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博物館,屬于史密森尼博物館群(Smithsonian Museums)。在設計這座歷史博物館時,David Adjaye 用到的銅鑄靈感,是從奴隸貿易前的尼日利亞約魯巴人和查爾斯頓、新奧爾良兩地解放的奴隸身上得到的。博物館正面用裝飾性青銅架構成的圖案讓人想起非洲金屬(詞條“金屬”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制品,光線照進建筑將會形成迷人的圖案,就像非洲一些傳統住宅的茅草格子一樣。
活著的建筑 by John Pawson

阿蘭·德波頓幾年前寫過一本有關建筑的書,批評英國人對建筑的懷舊病和對新鮮事物的消極態度。于是他建立了一個名為“活著的建”的項目,邀請世界知名建筑師在全英國范圍內設計現代建筑,英國簡約主義建筑師 John Pawson 設計的一幢度假屋將于今年完工。
建筑坐落于威爾士山谷一處較低的山坡上,John Pawson 用荷蘭高溫燒結磚賦予了度假屋一個深色的外觀,但在內部卻用了明亮的白磚,加之水磨石地板與橡木天花板的組合,呈現出一個簡約大方的空間,意在將視覺焦點轉移至室外景觀。
波蘭村莊殉難者陵墓 by Miroslaw Nizio

波蘭村莊殉難者陵墓正在進行著第五階段的施工工程。該項目是受凱爾采地區博物館的委托建設,以紀念德國占領期間的波蘭農村社區的受害者。建筑師 Miroslaw Nizio 的構思是建造一個整體的雕塑建筑形式,并有一個能夠展示多媒體的房間,項目是要通過它的形狀來表現出其歷史發展進程。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by Snohetta

挪威 Snohetta 建筑事務所設計的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10 層擴建工程今年將會竣工。擴建后的博物館將于 5 月 14 日起對公眾開放。由 Snohetta 設計的新建建筑面積將達到原展覽空間的三倍,與原博物館進行無縫連接。
新館在地面上設置了一些新的公共小道和入口,內部包括一個室內外展廊、一個兩層通高用于表演的白盒子、一個新的為師生服務的 Koret 教育中心、一個兩層高的交流中心以及高檔餐廳和攝影的普利茨克中心。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