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建筑幕墻作為建筑的外
圍護結構,是由
支承結構體系與
面板組成的,可相對
主體結構有一定
位移能力,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又由于外圍護面
板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玻璃、
石材、
金屬等或不同材料組合的建筑幕墻。在建筑幕墻作為建筑的外圍護功能的基礎上,能夠表現出強烈的現代韻律感和藝術裝飾效果,賦予了建筑以時代氣息,受到建筑師的廣泛青睞。
密封材料是指能承受
接縫位移以達到
氣密、水密目的而嵌入建筑
接縫中的定形和非定形的材料。
建筑密封膠作為建筑幕墻的功能性材料,對其有建筑
密封、
防水、
隔音、節能、
防腐蝕、防污染、
防火、裝飾、結構
彈性聯接、結構安全耐久等功能。建筑對
密封膠的功能要求主要取決于環境因素如陽光中UV的
輻射老化,氧氣和臭氧的
氧化,水和水蒸氣的老化,環境的溫度變化的影響,
風荷載、
剪切力的作用,循環機械(壓縮/
拉伸)
荷載,侵害性的大氣污染(如:酸雨、鹽霧等),微生物和大生物(真菌等)的影響。了解環境因素后考慮建筑接縫的需要。
硅酮類密封膠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結構,其分子結構兼備無機和有機兩類
聚合物的特性。
硅酮膠的原膠是由Si-O為主鏈的聚合體。其鍵能為106Kcal/mol,而通常的
高分子材料的C-O和C-C鍵能均較小,分別為80和85.2 Kcal/mol。換言之,若打斷Si-O化學鍵,必然需要較高的能量,因此硅酮膠穩定。具有超群的抗UV、耐臭氧、耐氣候老化、耐溫性和單組分、雙組分多種形式應用的特點,同時可以根據建筑的需要制造出不同性能要求的產品,在建筑幕墻尤其在隱框
玻璃幕墻的結構粘結應用中是其它材料無可取代的。并且我國在
硅酮密封膠生產的原料工業發展相對聚硫、
聚氨酯要規模大和成熟,目前硅酮類建筑密封膠產品占我國建筑密封膠使用量的60%以上。國外
改性硅酮產品在建筑中應用也比較多,目前我國僅限于其它領域。
二、建筑幕墻用密封膠的特性 對建筑用密封膠產品的性能判斷主要依據密封膠標準。不論是國際標準ISO11600,還是美國的ASTM C920、日本的JISA5758、英國的BS5889、德國的DIN18540 18545標準都是依據產品的抗位移能力進行分級。我國目前新的建筑密封膠產品標準均是按照
IS0 11600-2000《建筑結構·密封膠·分級和要求》制定的。按試驗的冷拉伸/
熱壓縮幅度可分為以下級別:25LM級、25HM級、20LM級、20HM級、12.5級、12.5E級、12.5P級、7.5P級。
我國2001年制定和修訂出版的建筑用密封膠標準有:
JC/T 881-2001
混凝土建筑接縫用密封膠
JC/T 882-2001 玻璃幕墻接縫用密封膠
JC/T 883-2001 石材用建筑密封膠
JC/T 884-2001
彩色涂層鋼板用建筑密封膠
JC/T 885-2001 建筑用
防霉密封膠 JC/T 486-2001
中空玻璃用彈性密封膠 GB/T 14683 -2001建筑用硅酮密封膠
GB/T 13477-2001 建筑用密封膠試驗方法
GB 16776-2003 建筑用
硅酮結構密封膠 其中建筑幕墻用密封膠涉及的材料標準為JC/T 882-2001 玻璃幕墻接縫用密封膠、JC/T 883-2001 石材用建筑密封膠、JC/T 884-2001 彩色
涂層鋼板用建筑密封膠、
GB 16776-2003 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等。JC/T 882-2001 玻璃幕墻接縫用密封膠、JC/T 883-2001 石材用建筑密封膠、JC/T 884-2001 彩色涂層
鋼板用建筑密封膠標準依據
ISO11600-2000分級方法制訂,
GB 16776-2003 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標準是參照ASTM C 1184 標準結合我國對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應用于建筑幕墻研究的成果制訂的。
三、建筑幕墻用密封膠的施工和選用 在建筑接縫、建筑密封膠確定之后和在了解密封膠產品的特性后,建筑幕墻用密封膠成功的密封完全依賴于嚴格正確地按照密封膠的施工程序進行施工。施工不僅需要正確熟練的操作技巧,而且必須認真負責,有耐心,從而避免發生缺陷。大量事實表明,接縫施工缺陷和密封施工不慎是造成滲透的重要原因,況且查找漏源、恢復密封十分困難,既費時、費工,又增加不必要的費用。對于
隱框玻璃幕墻硅酮結構密封膠的施工不慎還將造成安全隱患。無論是對結構密封膠還是對
耐候密封膠制定嚴格的施工程序是非常必要的。通用的施工程序如下:
1、施工前的合議
核準
節點設計各個要項:材料、密封膠的尺寸、
排水處理;核準密封膠與輔助材料和被粘
基材的
相容性和
粘結性。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