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把推廣
綠色建筑作為促進
建筑節能模式轉變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綠色建筑推廣力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于2007年6月18日召開的“綠色建筑
博覽會”共有165家企業參展,對接項目189個,參觀人數達7.6萬人次,受到了境內外建筑師、房地產開發商、企業家和市民群眾的贊許。
為了進一步推廣綠色建筑,促進節能減排。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為“綠博會”撰寫專稿《推廣綠色建筑促進節能減排》。文章對我國推廣綠色建筑遇到的新問題及其應對之策作了詳細分析,并就如何大規模大力度推廣綠色建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走出認識誤區推廣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指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間,同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即
建材的生產和運輸、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維護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個過程)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綠色建筑是以節約能源、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來建造低環境負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適的環境空間,是人、環境與建筑共生共容、永續發展的新建筑模式,是“四節兩環保”的建筑。所謂“兩環保”,第一是對外部的生態環境保護,對大自然最低的干擾;第二是對室內環境保護,增進居住人的健康。
綠色建筑并不是昂貴的建筑。在一些人的認識中,把綠色建筑與超低能耗建筑、高科技建筑并列,這是一個誤區。到目前為止,一些科技人員撰寫的一些文章中,有時也出現這樣的習慣性錯誤。根據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一般意義上來講,綠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成本并沒有提高,因為用了可循環的材料。盡管有些綠色建筑采用了
太陽能,但是總的成本折算起來還是比較低的。如許多綠色建筑采用
遮陽板、結構風道等,就是學習本地傳統建筑節能的一些辦法。
綠色建筑不是形式呆板的建筑,可以形式多樣而且鼓勵創新。一方面吸收傳統建筑節能的理念,充分體現本地化;另一方面又全面進行材料的創新、技術的創新,充分體現自主創新、依照本地氣候創新。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也是我國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
綠色建筑不是僅有綠化的建筑。利用綠化節能,只是綠色建筑的一小部分功能。綠色建筑是利用綠化進行節能和凈化空氣,達到節能和“兩個環保”的要求。
綠色建筑不等于是高科技的建筑。綠色建筑的本質是一種氣候適應性建筑,所采用的技術大都非常簡單,有些在我國古代就已應用。如徽派建筑就是典型的小氣候調節型的建筑,非常熱的夏天,到了房間里也覺得很涼快。徽派建筑大多兩層結構,一樓住人,二樓堆放稻草和糧食,糧食和稻草就成為
隔熱層,建筑上層與下層、內部與外部溫差相差5攝氏度之多。徽派建筑的地窯是把季節性的熱能儲藏在地下,然后用溫差為建筑取暖或降溫,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技術。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