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中國特色“雙跨越”戰略,抓好建筑節能工作
我國正處在城鎮化高速發展期,
建筑能耗占社會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長,約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目前我國的建筑能耗已經占全社會總能耗的約28%。“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承擔著我國全部節能任務的41%,只有通過建筑節能模式的創新,通過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才能實現全國節能減排的目標。同時實現節能目標與節能模式方面的“雙跨越”式節能戰略,是總結國際上發達國家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從我國國情出發的必然選擇。
中國特色的“雙跨越”建筑節能模式具體指節能目標上的跨越。我國建筑節能的目標是:通過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到2010年城鎮建筑節能率達到50%,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實施節能65%的標準。開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尤其是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大城市要完成改造面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10%;在此基礎上,到2020年實現大部分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對于新建建筑,東部地區要實現節能75%,中部和西部也要爭取實現節能65%。
節能模式上的跨越。堅持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和推廣綠色建筑同步發展,逐步提高綠色建筑的比重,以避免出現發達國家那樣進行再改造而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的情況。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公用建筑應該率先采用綠色建筑的標準規范。這是必須做的,如果推行不力,我們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而這個代價已經被發達國家的建筑節能歷史所證明。
兩種節能模式有不同的適用面。一般的建筑節能適用于結構簡單的普通住宅和廠房以及北方地區,促進圍護結構節能性能的提高,必須要強制性實施。而綠色建筑更適用于公用建筑、具有創新性的建筑以及氣候條件四季分明的地區。綠色建筑適用范圍量大、面廣,南方地區更適合推進綠色建筑。
扎實工作有效推進可持續發展
有了正確的思路,我們還需要扎扎實實地行動起來,推進建筑節能和推廣綠色建筑。
(一)繼續加強建筑節能體制機制建設
完成《
節能建筑評價標準》、《既有建筑設備工程鑒定與改造技術規范》的制定和《夏熱冬暖地區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程》的修訂。爭取盡快制定發布“建筑節能標準體系”;研究完善經濟制度,強化政策激勵,形成鼓勵發展節能省地環保型建筑、綠色建筑的財稅政策體系,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墻改基金征收管理辦法》;積極培育建筑節能服務體系,力爭印發《關于建立建筑節能服務體系》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支持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為建筑提供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方面推行清潔生產機制;加強建筑節能機構建設,增強行政管理能力。
(二)落實新建建筑節能管理相關措施。
強化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的監管力度,著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階段執行標準的監管。實行建筑能效測
評標識制度。落實《節約能源法》、《
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中,做出相關規定。實施新建建筑市場準入制度,強化施工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的監管力度,力爭年底施工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80%以上。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