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建筑幕墻用密封膠的施工和選用?
答:在建筑
接縫、
建筑密封膠確定之后和在了解
密封膠產品的特性后,建筑幕墻用密封膠成功的密封完全依賴于嚴格正確地按照密封膠的施工程序進行施工。施工不僅需要正確熟練的操作技巧,而且必須認真負責,有耐心,從而避免發生缺陷。大量事實表明,接縫施工缺陷和密封施工不慎是造成滲透的重要原因,況且查找漏源、恢復密封十分困難,既費時、費工,又增加不必要的費用。對于隱框
玻璃幕墻硅酮結構密封膠的施工不慎還將造成安全隱患。無論是對結構密封膠還是對
耐候密封膠制定嚴格的施工程序是非常必要的。通用的施工程序如下:
1、施工前的合議
核準
節點設計各個要項:材料、密封膠的尺寸、
排水處理;核準密封膠與輔助材料和被粘
基材的
相容性和
粘結性。
2、施工前的準備
1)技術準備
a、編制施工進度計劃
根據施工進度總進度計劃的要求和規定的施工期限以及與其它工序相互協調配合的關系,確定本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所需施工人員的數量,編制本工序施工進度計劃。
b、對粘結基層的檢查與清理
檢查粘結基層的表面情況、
干燥程度以及接縫的尺寸是否與圖紙相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基層要進行處理。
2)材料準備
a、
底涂料的選用
除按設計要求準備
密封材料外,必須根據密封膠生產廠家所提供的底
涂料進行配套使用,以確保密封膠與基層有良好的粘結性。
底涂料在施工前,如有必要可按以下簡單方法進行粘結性試驗:
a)以實際粘結基層為粘結體;
b)在擬粘結密封膠表面的縱向部分三分之一處貼
玻璃紙帶;
c)在縱向余下的三分之二處涂底涂料;
d)在玻璃紙帶和底涂料上,粘結2mm厚的條狀密封膠;
e)置于現場直到
固化;檢驗粘結。
b、輔助材料的選用
不定型密封材料施工中所用的輔助材料有背襯材料、隔離條、防污條等。
3、施工前的檢查
確認施工條件、接縫的尺寸、是否有缺陷等。
4、被粘基材的清潔、干燥
確認被粘基材表面是否干燥,為防止粘結失敗對表面的油漬、污垢等等必須用
溶劑進行兩布擦拭法進行清潔。通常使用的溶劑為甲苯、二甲苯、
丁酮,如須溶解涂面時則使用正己烷。
5、
襯墊材料(背襯材料、雙面
膠條等)的填裝:
固定密封膠的尺寸,對于
填縫深度不足的情況下,底部須張貼隔離襯墊以防止
三面粘結。
6、防污條的粘貼:防止防污條陷入被粘面。
7、
底漆的涂布:底漆涂布厚度適中、均勻不要遺留殘料;確保底漆要求的干燥時間的,并在規定時間填充密封膠。
8、對于雙組分的密封膠必須對其組分配比進行檢測。具體方法可用固化時間(很多資料上介紹的扯斷時間)與供應商材料的說明對比來判斷。
9、施打密封膠:一定要將填充縫隙填滿密封膠,在
修整接縫前借助外力將密封膠向接縫內壓實,確保密封膠與被粘結面的充分接觸。在
結構膠施工時,同時可以進行同批被粘材料的粘結,為粘結檢驗準備樣件。
10、修飾:施打密封膠完成后應立即修整接縫,修整時須使修整壓力均勻沿一個方向一次完成;然后迅速除去防污條,防止防污條被粘于密封膠或基材之上。
11、密封膠的養護:對于耐候密封膠應避開施工現場灰塵較大的交叉施工時期;對于結構密封膠的養護,尤其對單組分結構密封膠應有一能保證環境溫度、濕度場所,在冬季較為寒冷地區尤為重要。
12、綜合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密封膠對被粘基材的粘結性。方法可進行單元抽檢,也可對粘結檢驗準備的樣件進行粘結檢驗。
以上通用施工程序對建筑幕墻用的耐候密封膠、結構密封膠都適用,更為重要的是按照該程序建立質量的控制系統,方能有效的完成預期的施工質量。真正施工時,對現場施打密封膠后的環境因素的風險分析、高素質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材料供應商最終的技術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與【膠要聞】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膠要聞” 相關信息請訪問
膠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