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屬材料的
腐蝕
1.
金屬腐蝕的類型
腐蝕是材料與其環境間的物理化學作用引起材料本身性質的變化。金屬腐蝕是指金屬與其所處環境間發生物理化學作用,導致
金屬性能的改變,并常使金屬功能、環境或制作產品的工藝系統遭到破壞。金屬腐蝕的類型一般可分為
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兩大類。
2.化學腐蝕
化學腐蝕是因為金屬與腐蝕性介質發生化學作用所引起的腐蝕,在腐蝕過程中沒有電流發生。化學腐蝕可分為氣體腐蝕和在非電解質溶液中的腐蝕。
3.電化學腐蝕
它與化學腐蝕的不同點在于腐蝕過程有電流產生。電化學腐蝕一般可分為大氣腐蝕、在電解質溶液中的腐蝕和土壤腐蝕三種情況。大氣腐蝕為
幕墻工程金屬結構腐蝕的主要腐蝕形式。對
鋼結構來說,腐蝕的速度主要與空氣的
相對濕度有關。實驗和經驗證明,常溫下,
鋼材的腐蝕臨界濕度為60%~70%。也就是說,當大氣的相對濕度小于60%時,鋼的大氣腐蝕是很輕微的,但當大氣相對濕度超過60%時,鋼的腐蝕速度會明顯增加。同時,鋼材的腐蝕速度還與大氣中所含的污染物成分和數量有關。
4.金屬腐蝕等級標準
根據《工業建筑
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95)對腐蝕性分級的規定,各種介質對金屬材料長期作用下的腐蝕性,可分為強腐蝕、中等腐蝕、弱腐蝕、無腐蝕四個等級。各種介質對金屬材料的腐蝕性等級應嚴格按《工業建筑
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95)的規定執行。
二、金屬腐蝕的防護方法
為防止或減少金屬的腐蝕并延長其使用壽命而采取的各種措施,稱為防護方法。使用
絕緣性的
保護層把金屬與腐蝕介質隔離開來,消除產生腐蝕原電池的條件,即采用防護層的方法防止金屬腐蝕是目前應用得最多的方法。常用的保護層有金屬保護層、化學保護層、非金屬保護層三種。
1.金屬保護層
金屬保護層是用具有
陰極或陽極保護作用的金屬或
合金,通過
電鍍、噴鍍、
化學鍍、熱鍍和滲鍍等方法,在需要防護的金屬表面上形成金屬保護層(膜)來隔離金屬與介質的接觸,或利用電化學的保護作用使金屬得到保護,從而防止了腐蝕。
2.化學保護層
化學保護層是用化學或電化學方法使金屬表面上生成一種具有
耐腐蝕性能的化合物
薄膜,以隔離腐蝕介質與金屬接觸來防止對金屬的腐蝕。例如鋼鐵的
氧化(發蘭)、
鋁的電
化學氧化。
3.非金屬保護層
非金屬保護層是用
涂料、
塑料和搪瓷等材料,通過涂刷和
噴涂等方法,在金屬表面形成
保護膜,使金屬與腐蝕介質隔離,從而防止金屬的腐蝕。
在幕墻工程設計中,應根基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金屬腐蝕防護方法。
三、防腐蝕設計
幕墻工程金屬結構的防腐蝕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各種介質對幕墻工程金屬結構的腐蝕性,應嚴格按照《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95)中腐蝕性分級的規定執行。
2.
桁架、柱、主梁等重要鋼
結構件不應采用薄壁
型鋼和輕型鋼結構。腐蝕性等級為強腐蝕、中等腐蝕時,不應采用格構式鋼結構。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