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是中國未來的住宅建設方向,而發展
鋼結構住宅建筑則是解決高能耗建筑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綠色建材和節能設施,最大限度利用有效空間等,都是鋼結構住宅建筑的優點。實行工廠化生產,推動住宅鋼結構建筑的產業化,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住宅建設中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問題非常重要,它不僅關系到住宅能源消耗的問題,也涉及到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合理利用。目前我國近400億平方米既有建筑中,99%屬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的近20億平方米建筑中95%仍屬高能耗建筑,其單位面積能耗約28%,再加上
建材生產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會總能耗的40%。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建筑業是一個高能耗的行業。如果節能省地型建筑能大力推廣,其社會的經濟利益和對地球的資源利用都有積極的作用。
鋼結構住宅——利用率高的綠色建筑
被譽為綠色建筑的鋼結構住宅革除了生產磚瓦石灰沙等建材對環境的破壞與影響,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噪聲都減少到最低程度,
抗震性能高,改建和拆遷容易,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率高,是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
據資料顯示,鋼結構住宅在發達國家應用非常普遍,達到總建筑面積40%%以上。而我國鋼結構住宅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先后取得了近300萬平方米的建筑試驗,但總的發展水平還不高,普遍停留在傳統鋼結構體系加現澆板和砌塊墻體的結構體系階段,因此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特別是國內研發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單位企業不少,但往往是注重鋼結構中的某一部分,真正系統地研發鋼結構住宅并使之產業化的企業當數杭蕭
鋼構。該公司將整個鋼結構住宅需要的結構、樓層板、墻體進行一條龍的配套研發與產業化。該公司技術人員認為如果僅是某一部分采用鋼結構,其他部分仍采用傳統的
混凝土與磚瓦結構的話,不但住宅性能不能最優化,而且工程造價亦不低。
據了解,早在2003年,杭蕭鋼構就正式展開多高層鋼結構住宅成套體系的研究,同時承擔了原建設部2004年科技攻關項目《新
型鋼結構住宅體系的開發與產業化》,并經浙江大學、福州大學、同濟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國家
固定滅火系統及耐火
構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
建筑材料測試中心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先后對
結構構件、連接
節點、三板體系進行50余項性能測試與檢驗,到目前為止已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30余項。
鋼結構住宅——環保型的精細化建筑
鋼結構住宅本身是一種環保型的精細化建筑。一棟24層高樓,采用混凝土建筑,其柱子邊長在1米左右;采用鋼結構建筑,在達到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與精細設計,其柱子邊長為0.5米,整個
截面只占前者的四分之一。在優化空間,降低造價方面,后者均優越于前者。
在鋼結構建筑設計方面,設計師通過精細化設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上,盡可能優化再優化,既考慮安全系數,又著眼經濟環保,實現美觀、安全、經濟三者的最佳組合。
按照常規模式與手段去建造鋼結構住宅,體現不出優秀之處,打造不出精品工程。鋼結構建筑的柱原來是箱形柱,由四塊
鋼材焊接而成。杭蕭鋼構對現有技術
設備升級改造后,制作方把厚厚的
鋼板直接軋成方管,只有一條焊
接縫,承重標準與安全性能較前者大大提高。此外,該企業的結構梁全部采用H型自動化
生產線生產,盡可能減少人工制作,以做到鋼結構住宅結構上的輕與精以及生產的高度自動化。
企業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在生產制作過程中,杭蕭鋼構嚴格按IS09000標準,抓好產品的流程與質量控制,確保產品百分之百達到國標水平。安裝工序更是制定了細致、苛刻的規范與標準。
在常人思維中,建造“銅墻鐵壁”的住宅,造價會高得離譜。可從杭蕭鋼構建造的武漢世紀家園項目傳來消息,工程綜合造價略低于
鋼筋混凝土。
隨著杭蕭鋼構住宅產業配套的水泥
纖維板、新型墻體項目產業化與規模化,鋼結構住宅造價將進一步降低,得實惠的將是普通購房者。
鋼結構住宅造價低,一般比同規模的混凝土建筑低三分之一;施工快,建筑時間是混凝土建筑的三分之二;
隔熱、
保溫、
防震效果好,可提高使用面積率5%~8%,等等。
上一頁12下一頁